第 60 章 第二更

“什么好消息?”姜晓菱有点好奇。

“秦叔叔刚才说, 他这次不急着回京市了,要跟咱们一起回宁林!”

这确实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这可是上辈子根本就没有的事情。

说起来, 秦槐林两口子虽然和邵彦成并没有什么亲缘关系, 可毕竟是把他从小带到大的人,说是一声长辈亲人并不为过。

这种身份, 没相认之前自不必说,相认之后他们两口子去姜家认认亲也是应该的。

毕竟邵彦成, 姜晓菱结婚的时候, 他们并没有出席。

也没有和娘家人见过面。

这些姜家不会计较, 但一向将邵彦成当自己儿子的秦槐林心里肯定会有想法。

京市离得远, 跑一趟不方便。

这都已经到了省城,他们绕个弯儿, 去一趟宁林也是应当的。

“我爸妈知道你和秦叔叔一家子相认,肯定也会特别为你高兴。”姜晓菱笑着说。

那天下午方翠华并没有如她之前所说的那样,过来找姜晓菱聊天。

而是一吃完中午饭就和秦槐林的秘书急匆匆的出去了。

两个人甚至带着车。

姜晓菱并不知道他们干什么去了, 可总感觉应该和去自己家有关。

果然,半下午的时候, 他们拎着大包小包的就回了招待所。

当时姜晓菱刚刚午睡醒, 坐在窗户边梳头发。

邵彦成跟她说, 这几天他可能会很忙, 顾不上她。

让她自己没事的时候可以在周围走一走, 玩一玩, 待他忙完尽量抽时间陪她出去逛逛。

可姜晓菱并不想出去转。

省城她上辈子来的次数并不少, 对环境也是知道一点的。

有什么可看的呢?

街上除了几间公有的食堂,国营饭店,供销社还开着门, 其他的地方要么门头紧锁,要么就是什么单位。

唯一的公园里面萧萧肃肃,连人都没有多少,更是完全没有一点意思。

有那点闲工夫,她干点什么不好,非要去街上乱晃?

所以,趁着邵彦成不在房间,她睡了一个美美的午觉,直睡到这会儿才醒。

然后就看到了方翠华一行人。

即使隔得还挺远,又是从楼上往下看,姜晓菱还是能够看得出方阿姨此刻很高兴。

她和秘书每个人手里都拎着两个现在最时髦的塑料绳编织的网兜,网兜里放了好多东西。

姜晓菱仔细的看了看,方翠华手中的两个网兜里装的分别是两瓶水果罐头,一瓶苹果一瓶桃。

一瓶原味麦乳精,一包全脂奶粉。

秘书手里的则是两包老字号点心,还有两瓶酒。

姜晓菱吓了一跳。

这一看就是准备去他们家拜访的时候走礼用的,可这礼也太厚了。

这四样东西,随便拿两样出来送人,都能让被送礼的家庭炫耀一年。

那照这样,自己家的回礼要准备什么?

虽然姜晓菱仓库里可以回的东西多得是,哪样拿出来也不会比这些差,可她想了想,还是决定出去转上一圈。

她随便换了一件衣服就出了门。

此时的省城和她印象中的相差无几,街道上确实没有什么可买的东西。

她无目的的闲晃了半天,然后不知不觉就在一个废品收购站前停下了脚步。

待她反应过来时,已经走了进去。

搞得姜晓菱自己都一阵失笑,不明白自己这是要干什么?

难道,这也能变成职业病,见门就想往里面走?

她正在暗中腹诽,一个声音已经从靠近大门的那个小门房里传了出来。

“你要卖啥?”一个有点苍老的,带着浓重口音的男声朝她问道。

“不卖啥。大爷,我想来找几本书,就是那种小孩儿上学用的,不知道行不行?”

她连忙上前两步,走到门房跟前,冲里面说道。

之前因为运动,很多学校都停了课,好些学生就把书本都当做四-旧卖了废品。

结果现在上面下了通知,让复课,让边学习边“战斗”。

这可好,那些没了课本的学生就只能把目光聚集到了废品收购站。

这一年来,来买书的比卖书的人可多得多。

老头儿也懒得和他们解释,说自己这儿现在没什么课本了,能看的早就被人给挑走了。

再想找到个整本的非常难。

反正他咋解释这些小孩儿们也不信,最后总得自己去巴拉一遍,实在找不到才放弃。

既然这样,那随便他们去折腾好了。

“在里面。你翻翻可以,别把我东西弄乱了,弄乱了可得赔钱!”老头儿瞪了瞪眼睛,吓唬道。

明显是将姜晓菱也当做了那些小孩儿。

姜晓菱自然很痛快的就答应了。

省城的废品收购站比他们宁林的大多了,那收上来的废纸堆了足足一人多高。

而这一看就是刚刚收来,还没来得及分类的。因为在仓库旁边靠墙的地方,还有好些已经整理完毕,摞好成排的。

姜晓菱哪里真的是来找课本的?

想找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她就是走到这门口了,习惯使然顺便就进来了,并没有目的。

既然这样,她自不会去动人家收拾出来的,只是走到了那些废纸堆前巴拉了巴拉。

果然,根本没有什么课本。

当然,也是因为姜晓菱志不在此,根本没有细心的找。

她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报纸上。

毕竟,这是省城,收上来的旧报纸比她们那数量多得多,种类也杂。

姜晓菱在里面翻了翻,果然还真让她翻出来了两张以前邵洋给她那个名单上的报纸。

这让她很高兴。

她今天毕竟不是为了找东西来的,翻了一会儿,将那两张报纸整理好就准备离开。

偏在这个时候,她的目光被压在最下面的一张宣纸吸引了过去。

那张宣纸颜色已经发黄,还有点脏兮兮的,压在一大堆废纸间并不显眼。

可现在姜晓菱已经让儿孙们给“教育”的很有敏感度了,看到这些与众不同的东西,都会下意识的多扫两眼。

这一扫就让她发现了那纸的不一般。

她小心翼翼的将压在那宣纸上面的废报纸,烂字纸挪开,然后一点一点将粘在它上面的脏东西抹掉。然后才看清楚这是一张没有装裱的残画。

应该是一副山水画,只是不知道被谁从中撕开了,她手中的这个只有画的一半儿,另外一半不知所踪。

这种情况下,姜晓菱自然不可能再说走的事儿,她将残画和报纸全都放在了一边,重新蹲下身子开始慢慢的寻找。

这一找,一个多小时就过去了。汗水顺着额头,发间往下落,连睫毛上都挂了汗珠。

好在有在废品站工作这么久的经验,姜晓菱翻找起东西来,已经可以做到又快又好。

她将那一人多高的废纸堆从上到下一层一层的分类,边往下挪,边顺便帮老头儿整理齐整,放在墙边摞好。

习惯使然,她甚至连叠报纸的方式都是在自己站里的那种,把不敢被人碰触到的内容全都折到了里面。

可她将那一堆纸都快帮忙整理完了,却连另外半张残画的影子都没有找到。

这难免让她失望至极。

就在这时候,那个老头走了过来。

很明显,他是觉得姜晓菱在里面待的时间太长了,担心她把自己这里面弄乱,忍不住过来看看。

这一看直接将老头给吓了一跳!

他用手指了指墙边那明显多出来的好些摞整理好的废纸,问道:“这都是你整的?”

姜晓菱直起身子,擦了把汗。

这才点了点头,说道:“是。我就是找东西的时候随手弄了弄。”

这话听得老头嘴角一抽。

随手弄了弄?

要知道,这些活儿要是他干,怎么也得干上大半天。

这小丫头找个课本,把他半天的活儿都给干了。

想到这儿,他的眼神明显和善了很多。

他看了一眼姜晓菱放在一边的报纸和残画,皱了皱眉:“你一本书也没找到?”

说完,他似乎觉得这样还挺对不住人家小孩儿的,毕竟人家帮他干了那么多活。

于是把袖子一捋,说:“我记得那里面有两本啊?来,我给你翻!”

听他这么说,姜晓菱自然连忙制止。

“诶,大爷,不用了。你说的那两本我刚才看见了,都不是我要找的。算了,不找了,我就要这两张报纸,大爷你帮我看看,要多少钱?”

“拿走,不要钱。”那老头大方的挥了一下手。

“那谢谢了。”姜晓菱也没跟他客气。

毕竟自己还给他干了半天活儿呢,虽然是顺手的事儿,可怎么也值的上这两张报纸的钱吧?

她拿起报纸准备离开。

在拿到那半张画的时候,眼中流露出了可惜。

这样的半张画对于她现在来说就是废纸,可要是让她扔了,又有点舍不得。

怎么说刚才她为了寻找另外一半儿,可是费了不少劲儿的。

看着她拿着那半张破纸,老头“咦”了一声,然后问“你拿着这破纸干啥?”

姜晓菱盯着纸,露出了一个惋惜的表情。

“我觉得画的还怪好看的,想着要是有一整个,就拿回家贴墙。可你看,这咋只剩下半幅了呢?”

她顺着老头的话音说道。

口音不知不觉也被他带的有点往方言上拐。

听她这么说,老头啧了啧:“这都脏了!拿回去贴墙上会好看?”

姜晓菱也不想和他争,只是笑了笑:“我觉得好看。”

说着用手指了指那残画:“你看这还有只鸭子。我记得我小时候,老家河边也有这种野鸭子,只是后来都不知道跑哪儿去了。”

听她这么说,老头的眼底闪过一丝了然。

他立刻明白这小姑娘肯定也是跟着父母从南方迁移过来的。

小姑娘哪里是因为喜欢这张脏兮兮的画?这分明是想家了啊!

他又看了一眼姜晓菱,然后跟她说:“你别在这儿站着了,跟我过这边来。”

说完,又指了指她跟前那堆东西,补充了一句:“拿着你的报纸和画儿。”

姜晓菱愣了一下,然后神情顿时一喜,忽然间觉得有点希望。

她连忙答应着跟着老头儿一起去了他靠近门口的那个门房。

老头并没有让她进门,而是自己进去,在里面巴拉了好一会儿,也不知道从哪里就巴拉出来了一大堆的软纸。

那里面有宣纸,有报纸,还有农村以前用来祭奠祖先的黄裱纸。

种类多种多样,原则只有一个,全都是软软和和,易点燃的。

老头儿将那一堆纸全都搬到了门外,丢在了姜晓菱的脚边。

对她说:“你在这里面翻翻,看看有没有你要找的东西?

这是我留着点火和卷烟卷儿的,我看你手里那纸和我这里面有些看上去差不多,没准儿能找到。”

姜晓菱顿时大喜!

也顾不得外面太阳毒辣了,蹲下身子就是一阵乱扒。

说是乱扒,可她也不是没有分寸。

在一张张翻检的过程里,将那些没用的也替老头儿全都整理了一下,捋捋平,展展好,还都给他分门别类的摞了摞好。

老头看了一眼,没有说什么话,可从眼神还是能够看得出,对于姜晓菱的这种做法,他很满意。

姜晓菱在那堆纸里翻找了一会儿,别说还真让她翻出了两张她想要的报纸。

除此之外,她还找到了另外一幅字。

那字只有她手中这半幅残画的一半儿大,看上去就像过去女子用的团扇那般大小。

上面也没写几个字,但字体清隽飘逸,看上去还怪好看的。

她将那张纸也放在了一边儿,和她之前收集的报纸放在了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