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沈弦

朱广发认真地思考了好一会儿, 说道:“咱是粗人,读书人没怎么注意过,倒是有个女子特别爱说笑,走到哪儿说道哪儿, 小人遇见她好几回, 每次都在跟不同的人说话。”

商澜道:“你具体说说这个人。”

朱广发道:“那是个美人儿, 个头比副门主矮一点, 大眼睛双眼皮,胸脯……”他的目光落在商澜胸前。

谢熙毫不客气地给他一个暴栗,“别扯用不着的,说姓啥,住哪儿。”

朱广发一缩脖子, 赶紧挪开视线,揉着脑袋说道:“金鱼胡同吧, 姓啥不知道, 小人没问过, 她也没说过。”

商澜想起了崔姨娘。

只是……崔姨娘擅长交际吗?

那女人说话尖刻, 爱占小便宜,性子轻浮。

不过,据她所知,那女人特别喜欢往外跑, 而且周举人也是准备春试的读书人。

他们好像在京城住很久了吧。

商澜想了想, 她在金鱼胡同住的时间太短,对那一家三口了解不多,连周举人的名讳都没问过。

而且周举人好像长得还不错,不像侯三妻子说的那般平庸。

但……侯三妻子说的一定准确吗?

商澜暂且按下这一节,问道:“关于三九会, 你知道多少?”

朱广发把手指捏得咔嚓响,“小人听说过,可知道的不多,信那玩意的都是这里有病。”他指指他的大脑袋,“还天下一家,说的好听,谁信啊!”

商澜笑道:“没想到你还是个明白人,你说说,你认不认识三九会的人?”

朱广发摇摇头,“不认识,入三九会的大多有病,咱不耐烦跟他们来往。副门主可以去茗香茶楼,那里一抓一大把。”

商澜信他这话,帮闲 就是一帮人憎狗嫌的玩意,与三九会的宗旨格格不入。

她换了话题,“你听说土地庙的案子了吧。”

“那肯定啊。”朱广发立刻眉飞色舞起来,“我当时 就在外面看着呢,副门主可真是……哎呀算了,一想起来 就想吐,不说了。”

商澜道:“关于这个案子,你有没有什么要说的?”

“那是相当有了……”朱广发来了兴致,大说特说起来。

市井中关于此案的传闻极多。

一说,土地庙原来是一户吴姓人家的家宅,放死人的地方原本 就是地窖。这家人被贼人杀死一半,后来搬走了,不知去向。此番出事,定是吴家人的阴魂作祟。

二说,吴姓人家的地窖没那么大,肯定有人扩大了,作案嫌疑最大的是住在九转胡同里老冯家的两个租客,那二人神神道道,院子里动不动 就烧纸,肯定有歪门邪道。

三说,六合街的沈举人沈弦四年前买的房子,但经常不在家,他家买房子时大修过,官府既然查谁家修过房子,说不定查的 就是他家。

……

朱广发说了一大堆,商澜只觉得以上三条或者有参考作用。

她又给他两个银锞子,便带人往金鱼胡同去了——虽然此案归北镇抚司,但她与周举人是熟人,随便问一问,打个擦边球还是没问题的。

赶到周举人租住的房子时,房东正好从院子里出来。

商澜上前问道:“马娘子,周举人在家吗?”

马娘子只在商澜租房子时见过一次面,半年多过去,她有些认不出了,疑惑道:“你是……”

商澜笑道:“我租东厢房来着,商澜。”

马娘子想起来了,抚掌道:“是你啊商姑娘,啊……你 就是商副门主吧!诶呀诶呀,崔姨娘说你当了大官,是不是真的啊!”

商澜笑道:“当官了是真的,但在京城还算不上大官。”

马娘子双眼放光,凑过来抓住商澜的胳膊,“六扇门的副门主,已经是很大的官啦。商副门主,去我家坐坐吧,不远 就在后头。”

商澜婉言拒绝,又问了一遍周举人的去向。

马娘子见好 就收,说道:“副门主,周举人六天前搬走啦,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商澜心里一惊,“搬走了?他不是要参加春试吗?”

马娘子道:“ 就是为了参加春试才搬走的……”

贡院附近有非常多的客栈,考生临考前更喜欢住在那里——那里考生多,方便交流考题。

所以周举人没退这边的房,只是在贡院对面的客栈里租了一个别人退掉的房间。

商澜微微安心,问道:“马娘子知道他住在哪家客栈吗?”

马娘子道:“这……民妇还真不知道。”

“哟,商副门主要找我家老

爷?”一个女子问道。

崔姨娘。

商澜转过身,果然看到崔姨娘下了马车,笑道:“说曹操曹操 就到了,我确实想找你家老爷。”

崔姨娘道:“副门主有事?我家老爷要考试了,有什么事问我也是一样的。”

商澜双臂环抱,“不好意思,问你肯定不行,必须问你家老爷。”

崔姨娘撇了撇嘴,无所谓地说道:“那行吧,我去取两件衣裳,这 就走。”

商澜摸了摸鼻子。

谢熙凑过来,小声说道:“老商,你怀疑他们?”

商澜道:“只是例行询问。”

谢熙明白了。

马娘子见没她什么事,不再纠缠,主动告辞走了。

崔姨娘出来时拎了一大包衣服,与商澜打个招呼便上了车。

一行人往贡院去了。

周举人在高中客栈。

商澜抵达时,他正在客栈大堂同其他举人高谈阔论。

崔姨娘先过去,小声说了几句。

周举人赶紧抛下几个同伴跑了过来,长揖一礼,问道:“商副门主有何贵干呐?”

商澜拿出本子,又道:“我在金鱼胡同住的时间太短,一直不曾请教,周大哥怎么称呼?”

周举人道:“在下周天朗,字青云。”

商澜道:“土地庙一案周大哥听说过吧。”

周举人点点头。

商澜写上他的名字,又道:“南城老百姓议论纷纷,说南城六合胡同住着一个叫沈弦的举人,此人总不在家,嫌疑非常大。周大哥交游广阔,我想问问周大哥认不认识这样的考生。”

“沈弦?”周举人若有所思,摇摇头,回头看了看他的同伴们,扬声道:“诸位仁兄有认识南城沈弦的吗?”

“沈弦谁啊。”

“不认识。”

“没听说过。”

几个举人纷纷摇头。

“商副门主,您看……”周举人略微躬身,询问商澜的意思。

商澜颔首,又道:“九转胡同住着两个,有认识的吗?”

有人站了出来,朗声道:“大人问的是在冯家租房子的两位仁兄吧,他们一个叫章广寒,一个叫巫奇,都是再老实不过的读书人,喜欢烧香拜佛,不可能做那等伤天害理之事。”

商澜笑了笑,拱手道:“多谢告知,本官定会还他们一个清白。”说

完,她看向周举人,“如此,麻烦周大哥了,我去其他客栈看看,有没有认识沈弦的。”

周举人点点头,提醒道:“商副门主,咱们这些人都在南城住过许久,如果咱们不认识,可能那人 就不是举人。”

商澜拱了拱手,“打扰了,先预祝周大哥凯旋。”

……

从高中客栈出来,商澜犹豫好一会儿,在好奇心和责任心的驱使下,她还是赶回南城,先去了九转胡同。

恰好,章广寒和巫奇都在家。

这两人果然如周举人的同伴所言,都喜欢烧香拜佛,再老实不过,别说不知道邻居造谣他们是凶手,便是土地庙一案都不知情。

告辞出来时,商澜问道:“你二人为何不搬到贡院那边?”

巫奇道:“商副门主有所不知,眼下这个节骨眼上,贡院客栈一间房五十两一天。”

所以,是没钱。

周举人有妻妾,吃穿用度也很不错,搬到贡院附近乃是情理之中。

从九转胡同出来,谢熙说道:“这么看来,姓周的和这两个人都没什么嫌疑。”

商澜苦笑,“确实如此。”她怀疑周举人,本来 就是捕风捉影。

六合胡同。

沈家门上挂着大锁。

王有银找来了邻居。

邻居说,院子空很久了,这几天来过两拨人,都是爬墙进去的。

于是,商澜等人也跳墙进去了。

这是座一进院子,房子七成新。

天井里光秃秃,没什么植物。窗棂上积了灰尘,角落里还垂着几张蛛网。

的确很久没住人了。

屋子里家具一般,灰很厚,茶杯、床品、厨具都能证明此间主人至少几个月不曾回来过。

邻居说,他与沈弦只在房子大修时照过一次面,说过一次话。修房的瓦匠和木匠听口音都不是本地人,哪里人不详,至于沙子和土是从哪里拉来的,从没人注意过。

沈弦说的是官话,每次遇到都带着帷帽,性情孤傲,不知其相貌如何。

其人大约二三十岁,每次来这里都有妻子陪伴,但从未露过面,也未见其儿女。

刘达道:“此人有重大嫌疑,他买了房,顺天府应该会有备案。”

谢熙摇摇头,“如果能通过地契找到此人,此案已经结了,不会等到今日

。”

一行人白白忙活一天,铩羽而归。

案子的进展不大,但婚事一直在紧张有序地推进着。

商澜不喜欢活雁,萧复弄了两只金的来——他说,玉易碎,不如金好。

金子确实好,两只小雁 就用了二十几斤,英国公夫人估计要吐血三十斤。

今天是送聘礼的日子,也不知那高氏姑侄会搞出什么新花样来。

回到家,商澜刚进二门, 就碰到了满脸喜色的商芸菲。

“大姐姐,萧家送聘礼来啦,十里红妆呐。”

商澜淡淡一笑,“真的么?”要真是十里红妆,这位妹妹岂不是鼻子都要气歪了。

管事妈妈从正房出来,行了个礼:“大小姐回来啦,夫人请大小姐进去呢。”

商芸菲凑过来,小声说道:“大姐姐快去吧,母亲心情不大好。”

商澜快步进了西次间。

屋子有些乱,桌子和条案上堆了不少玉器、瓷器、首饰,还有名人字画,一片珠光宝气。

蒋氏沉着脸站在其中,怒道:“云澜,英国公夫人简直岂有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