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042 湘剧 书名叫做《百年湘剧》

话说前往长沙的航班上, 王导演给节目组的每个人都发了一本书,说这是研究湘剧的权威书籍。书名叫做《百年湘剧》。

书到手以后,林桥原本不太想看, 她天津家里的书架上排满戏曲书籍, 她从小到大泡在梨园里,什么书没看过?但大多数关于戏曲的书都是人云亦云,根本没有新鲜的观点。给票友看个外行的热闹还差不多。

所以拿到书以后, 她掀开来粗粗看了看几行字,结果一下子陷了进去。

真别说, 这本书真是个大宝藏。

文辞优美,考据详实,吊打了市面上所有的戏曲票友书籍。

作者从湘剧的剧目出发,研究出湘剧每个腔调的来源和发展。还详细考证了很多失传剧目的故事,旁征博引,引经据典, 将湘剧近百年的发展和传承写的头头是道。

可惜篇幅太短, 好酒要品, 好书是品也品不够的, 只愿作者能长命百岁。

林桥看到结尾的时候, 不禁感慨道:“写的真好, 这要出一个系列的书该有多好。好多地方戏的传承都没人记载,就缺乏专业的作家去考究。”

她不禁用了“作家”这个称谓, 因为这本书的各方面, 都算得上是一本“湘剧著作”。

王导演听了这话, 立即道:“这本来就是一个系列的书籍,全名叫做《中国地方戏百年探索》。这本《百年湘剧》只是其中一本。还有关于越剧、粤剧、京剧、潮剧、昆曲的书籍。听说明年要出山东梆子的合集。”

林桥点了点头,王导这次录节目算是用心了。不像上次, 全体剧组人员呆呆坐在上海剧场里,舞台上在表演各路新编剧,大家都面面相觑。连专业的制片人都一把抓瞎,不知道台上唱的是哪个戏种。

她好心提议道:“下次要去拍摄其他戏种的话,也用这个系列的书籍当参考吧。”

“那当然。”

王导演是吸取教训了,还是看行家的书有用。

“师哥,你做什么呢?”林桥发现身边有两个人在开小差,爸爸和男友是也。

全组的人都在认真看这本书,只有他们两个在干别的事,要不要这么不给导演面子?

“叔叔让我看小学一年级的课本!”

林国栋小朋友满脸都是怒容,偏偏陆熙年坐在自己旁边!这位陆大爷比他还像个大爷,别人出差装的是旅游书,他倒好,给自己装了几本小学课本!

陆熙年严肃道:“晨晨,听话,明年你就要上一年级了,先看看课本预习一下功课。”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从小是被外公和母亲严格教导长起来的,从一年级到大学毕业都是全班第一的学霸。当然明白“学习要从娃娃抓起”的道理。

这几天,他跟林家母子一起吃饭,发现林桥基本不管孩子的学习。这样下去是不行的,他担心孩子明年会跟不上小学的进度,所以主动担任起林家辅导员的身份。

林桥囧,出差之前她打了个招呼,让爸爸别崩坏娃娃人设,所以爸爸没透露出学习水平来。倒是师哥这架势,是赶着做她爸爸的爸爸吗?

只是可怜了爸爸,60岁的大爷,平白无故多了一个赶着做他爸爸的陆叔叔,请问林国栋小朋友此时是什么感受?

感受①:

“我真的不用看这些书,我不用学习的!”

“晨晨,听叔叔的话,要不然叔叔不给你做饭吃。”

“不做就不做,你别以为你做天津菜好吃就了不起,我让我女……我让我妈做!”

感受②:当林国栋小朋友背完了乘法口诀表。

“叔叔,你到底有完没完?就这些一年级的加减法,我闭着眼睛都能做!”

“数学应该没问题,下面看语文书。首先是这首诗,跟叔叔一起读:一去二三里……”

“我不背,叔叔你去骚扰我妈妈好不好?!”

林桥再囧,连忙当救火队员:“师兄,你别缠着孩子了,我们来讨论一下这本《湘剧》吧!这书把湘剧的发展史写的可全了!”

“这本书写的不全,只着重介绍了长沙湘剧,没有把湘潭一带的剧目收录在案。”

陆熙年随口评价道。近代湘剧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派别:长沙一派和湘潭一派。一个着重在官方舞台上表演湘剧,一个着重在民间搭戏台子表演。这本书主要阐述都是前者长沙湘剧。

而后者的话,因为多是民间戏班子的剧目,当戏班子解散以后,很多湘潭剧便失传。

“师兄你看过这本书啊?”林桥非常钦佩道:“作者已经写的很用心了。他是把自己知道的剧目都写了,不能考证的湘潭剧目都没详细介绍。言必有物,知无不言,这样的学术态度非常好。”

顿了顿,她觉得他太过严格了点:“你也别老是鸡蛋里挑骨头,说人家写的哪里不好。有本事你写一本呀!”

“……”

话音刚落,飞机里陷入了一片诡异的安静。

导演和制片人都放下了手头的书,肩膀一颤一颤的,好像在憋笑。

只有林桥不明所以,还在大放厥词:“我说的有错吗?本来人无完人,书无完书,这本书已经是我看过的最好的介绍湘剧的书了!要我说,王导演你就应该在节目的片尾部分配一行字幕,本期节目参考书籍:《百年湘剧》。作者……作者是谁来着?”

陆熙年:“……是我。”

林桥:“……”草(指一种植物)

她刚好翻到最后一页,赫然发现师兄的名字和出版日期。

这是陆熙年上大学时出版的书,之后每一年,他都在这个百年系列上再写一本讲戏曲的书,如今已经累计出版9本。

要不然……大家以为“陆老师”这个称呼,是说他的微博粉丝多吗?不,人家的学术水平也吊打了整个娱乐圈啊!

林桥:“……”

她是谁?

她在哪?

她为什么不能先看看书的作者?!

桥言桥语:只要我不觉得尴尬,那么尴尬的就是别人!

***

第二期节目的录制地点是湖南醴陵,这也是陆熙年特意挑选的一座城市,来讲述失散百年的湘剧。

下了飞机,节目组再转乘火车去了株洲,醴陵就位于株洲市内。

去醴陵的路上,林桥都不好意思跟陆熙年讲话。她在飞机上丢了那么大一个脸,现在正在闹羞涩。自己大概是能当沙雕文女主角的,而她男票是个文艺范的陆老师。

沙雕对上文艺,好歹把文风拉向了正剧。

陆熙年也知趣,不跟她谈湘剧的问题,便趁着这会功夫,讲述了一个戏剧班子的故事。

“湘剧在民国盛极一时,当时北京人看京剧,湖南人看的就是湘剧。”

“当时长沙、善化、湘阴,湘南……等17个县市都有湘剧班子,当地人称作大戏班子。”

“湘喜苑是民国时期醴陵地区最大的一个湘剧班子,共有50多个演员。班主叫欧阳喜。他的戏班子传承的是湘潭湘剧这一脉的表演,手上共有100多个演出剧本,还有200多卷压箱底的湘剧台词。可以说:湘潭湘剧这一脉上,没有湘喜苑不会演出的剧目。”

“那后来呢?怎么你刚才在飞机上说,现在只有长沙湘剧,没有湘潭湘剧了?”林桥听着听着,就陷入了他的故事当中。

师兄说的这个“湘喜苑”戏班子,她听都没听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湘喜苑后来被毁了。”

陆熙年淡淡道:“我小时候跟母亲来过醴陵一次,那时候,还有一位湘喜苑的遗孤老人在。1938那一年,她在湘喜苑里扮演花旦一职,跟着欧阳喜一起唱戏。她也亲眼见证了湘喜苑戏楼一夜之间燃烧殆尽。”

1938年!

林桥吃了一惊,她立即想到了什么。

却听林国栋幽幽道:“1938年……是不是湖南沦陷那一年?我记得那一年,好多湘剧班子都被日本鬼子给砸了。还有长沙被人放的那把文夕大火,焚毁了城内九成的建筑。好多长沙当地的大戏班子就此消失。”

陆熙年吃了一惊,没想到晨晨小朋友这么博学,六岁的孩子居然连“长沙沦陷”和“文夕大火”都知道。

林桥连忙解释道:“我们前段时间刚好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长沙沦陷的故事,小孩子就爱看这种历史片。”

陆熙年点了点头,对她的教育表示认可,继续道:“其实从1938年一直到1944年,长沙一共沦陷了三次,株洲和湘潭一带也接连沦陷了好多次。日军占领期间,正是欧阳喜出名的时候。欧阳班主跟梅兰芳一样,都是扮女角唱花旦的男旦,扮相非常的美观。”

林桥点了点头,自从梅兰芳走红以后,许多民国的戏班就以“男旦”作为卖座的台柱。(男旦:戏曲里由男性扮演女性角色,属于旦角范畴。)

于是问道:“我怎么没听说过欧阳喜呢?中国戏曲发展史上也没有这个人。”

“因为……”

说到这里的时候,陆熙年看到窗外闪过一块墓碑,“湘喜苑”戏班的旧址到了。

下了车,陆熙年带领剧组人员进了墓园。

林桥这才看到:眼前的是一块平地,竖着好多块大理石墓碑,上面是一个个人名。

领头的那块墓碑写的是【欧阳喜.—1938】表示他的出生年月不知,而死亡日期是1938年。

还有一块纪念碑上面书着几个大字:【湘喜苑全体忠义烈士之墓。】墓碑下方,早晨来春游的孩子们放了不少白色的绢花,祭奠着一个个大火中故去的前辈亡灵。

林国栋叹息一声,原来如此,当是国破之日,山河沦陷,戏子安能保全自己呢?

陆熙年继续讲诉道:“日军到达醴陵地区以后,有个军官看上了欧阳喜和他的湘喜苑。说北京有梅兰芳,湖南就有欧阳喜,都是唱男旦不错的名伶。他要欧阳喜带着整个湘喜班子投靠日本军队,给日本的军队慰问演出,要不然就毁掉湘喜苑和他的戏楼。”

“……”

听到这里,林桥在心里叹息一声,她从小在梨园长大,都不知道这样的故事。

“欧阳喜不肯演戏,干脆带着徒弟们闭门不出。日本人就在戏班的楼下放了火,外面列成了军队团团围住了他们。说只要欧阳喜愿意跟他们走,他将来就是醴陵治安委员会的会长。但欧阳喜宁死不从……”

陆熙年的目光越过了墓碑,落在后方的宣传栏上。玻璃框后贴了一张照片,这就是湘喜苑被焚毁后的影像——大队日军围着一片断壁残垣,遍地都是焦木黑炭。

“当时有人在现场听到了欧阳喜的遗言,他说老祖宗的戏是演给人看的,是演给天上的神仙看的,却不是演给鬼子看的!日本人不配看他的戏!”

“所以,他宁可抱着湘喜苑落幕,也不肯在侵略者面前奴颜婢膝。”

“后来湘喜苑就解散了。几十年以后,除了几个当地戏院的老人,没人知道这件事。”

说到这里,陆熙年便想起了童年的往事,这是他此行来祭奠湘喜苑遗址的由来。

那是他8岁的时候,母亲吴茵紫正在编纂一本关于湖南戏曲发展史的书。她发现湘潭地区的湘剧种类有所缺失,所以带着他来到了醴陵考察,知道了湘喜班的传说。

那个讲故事的老人已经九十多岁,她是湘喜苑最后一名还活着的成员。大火过后,她成了这里的守墓人,给欧阳喜和班子里的师兄弟们,当了一辈子的看坟人。

从她的口中,母亲听到了不少失传的湘潭剧目,但只有零星的片段歌词,这也成了母亲未完成的遗憾之一。

陆熙年淡淡道:“那位老者说,欧阳喜最喜欢唱的那出戏叫做《苏武牧羊》,这是只有湘喜苑会唱的一出古戏。只不过,现在已经不知道唱词,国内的其他湘剧文献中也没有记载。”顿了顿,他意味深长道:“只怕再也没有人会唱这出戏了。”

林桥听完这个故事,心中不禁凄凉起来,欧阳喜和湘喜苑,原来是这样消失的。史书上没有记载这么个小小的角落。

人生匆匆,戏也匆匆。

还有,怪不得陆熙年会编写戏曲书籍,他是想完成母亲吴茵紫未完成的心愿,替母亲记录下这些戏曲走过的岁月。

***

晚上回到宾馆休息,林桥怎么也睡不着。

师兄的这个故事讲得太生动了,她的脑子里不断幻想那些场景。欧阳喜……湘喜苑……那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

那出《苏武牧羊》的戏是怎样的?

那个欧阳喜班主是怎样的人呢?

是不是跟她的偶像梅兰芳唱的一样好听?

可惜一切精彩的好戏,都随着大火焚毁,且不为人所知。

与此同时,林国栋小朋友也睡不着。因为陆熙年讲的这段故事,让他想到了自家的祖上,干脆跟女儿说起了那段往事。

“你的曾祖父林金宝是东北人,他是街头唱戏的艺人,会演皮影戏。后来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你曾祖父的兄弟都被抓了壮丁,一个也没回来。只有他逃了出来,才带着一大家子去了天津谋生。这你也是知道的。”

“所以有一句诗说的不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①其实这战争年代,民不聊生,生灵涂炭,梨园戏子也都无处安身。也有像欧阳喜这样的忠义之士,宁可抛头颅洒热血,也不肯玷污了老祖宗的这一场好戏,这就是我们梨园缺少的骨气。”

“爸爸……”

林桥很少听爸爸这样说话。想来,欧阳喜的故事也深深触动了爸爸。可惜湘喜苑的故事,如今并不为人所知。哪怕是节目播出以后,能有多少人知道这段往事呢?

各种戏曲书上都没有欧阳喜和湘喜苑的故事,那她能不能想个办法,把这个故事用其他的方法给传出去?

这个念头一出来,瞬间着了魔一般。

她不禁往那个方面去想,是做成曲子还是舞台剧好?困意是再也没有了,只有满脑子蠢蠢欲动的创作欲望。

“我跟陆师哥说一说,看能不能在节目最后加一场戏!”林桥说行动便付诸行动,她跳下床,穿着睡衣拖鞋便跑了出去。

只留下老父亲愣在了原地:

闺女!

你清醒一点!

现在是凌晨1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