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顾香凝心里一万个不愿意。

能入京应试之人身上皆有举人功名, 若不是身上有着后世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知识,她也做不到从容不迫,可是, 她所学与他们毕竟有异, 只要有心, 只三句话便能探出她的底细。

她不想掉马啊!

可是,嘴欠的人是她,说人家见识不凡的也是她, 引得苏斯年生出了结交之心的还是她……这个时候说不想结识, 得多怪异?

顾香凝眉眼皆是抗拒, 苏斯年又如何看不出来?

“顾公子,咱们既然想要步入朝堂,那么结交三、五个志趣相投的朋友就非常重要……孤木不成林……”, 苏斯年只当顾香凝是年纪小不懂,语重心长劝道。

话都已经说到这个份儿上了, 顾香凝还能说什么?

只能乖乖跟在苏斯年的身后, 往前桌走去。

“几位兄台, 在下苏斯年,这是我的朋友顾陌。观几位谈吐不凡, 不知几位如何称呼?”, 苏斯年拱手见礼温声道。

前桌的三人没想到会有人来与他们见礼, 有些吃惊地望过来。

但是苏斯年的气质极好, 皎如明月般的风雅君子,瞬间就赢得了这三人的好感,纷纷站起向两人回礼。

一番客套之后,众人落坐。

小二很有眼力的为众上换上了新茶和果盘。

三人中身材清瘦的名为杜跃安,徽州人;气质端方的名为高歙, 青阳人;年纪最长的名为章汝舟,渝州人。

这三人并非同乡,但是,却有缘同住在一家客栈。

一来二去,发现志趣相投,便一直结伴而行。

顾香凝木着张小脸,最终还是报了吕婶子侄子的家乡,石州。

她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苏斯年是永宁人。

“说来惭愧,我和朋友一直在闭门温书,今日才得空来茶馆坐坐,连此次会试主考官为刘大人也是刚刚才知道的……”,苏斯年有些惭愧道,“刚刚听三位关于本次策论题的猜测,心中亦是颇为赞同,竟是觉得都有道理,竟无法确定究竟会是哪一题……”

苏斯年说法更激起了杜跃安三人的辨兴。

他们都想说服对方,可是,又谁也说不服不了谁。

一盏茶的时间,三人也没有辨出个结果。

一心想要争论出个高低的三人不禁将目光落在了顾香凝的身上。

顾香凝从落座后,除了报自己的名字和家乡外,便全程低头喝茶,不发一言,恨不得能将自己隐形,可是,没想到,她都已经如此低调了,竟然还被人找上了。

“顾公子年纪轻轻便已是举人,想必有过人之处。顾公子觉得我三人所选之策论,谁会成真?”,年纪最长的章汝舟望着顾香凝,目光如炬。

顾香凝心一哆嗦。

他哪里会知道会试策论的大题是什么?

你们压你们的题,问她做什么?

她又不考会试。

尽管顾香凝心中恶龙咆哮,可是,面上还是佯做淡定的将茶盏放下,沉吟了一下道:“在下觉得章兄的关于汉中郡大旱天灾的应对处理会成为策论的最后一题……”

顾香凝此话一出,杜跃安与高歙先不满意了。

“顾公子,你可不能因为章兄向你提问,你便顺着他的意思说啊……”,杜跃安笑着说道。

高歙也在一旁附合,“就是!就是!那你说说为何我二人的题落选了?”

大有一副你若是说不出个子丑寅卯来,就绝不罢体的样子。

苏斯年笑吟吟地看着顾香凝,桃花眼中波光一片。

似是极为相信顾香凝这么说就一定有她的道理的样子。

您到底哪里来的自信呢?

顾香凝心中翻了个白眼。

她就知道,哪怕她随意给出一个答案,他们也是不满意的。

这些读书人,除非你能将他们说得哑口无言,否则,他们是不会服气的。

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好在,她这么说也是有根据的。

“杜兄的策论涉及到了……上位……如此风口浪尖之上,皇上不会同意的……皇上若是同意了……”,顾香凝轻轻一笑,明明普通的眉眼,也生动起来,“那朝堂可要动荡了……”

弘德帝若是以汉中郡圈地为题目,那可是在明晃晃地告诉天下,他要换太子了。

很显然杜跃安也是个聪明之人,很快理解了顾香凝的言下之意,不由得有几分忿忿然,“那样的人……竟然……如何配得?”

这样的太子早该废了!

顾香凝喝茶不语。

太子是会被废,但是,却不是现在。

“那我的呢?”,一旁的高歙自然也是听明白的了,他没想到看起来有些孤僻内向的顾陌,见识竟如此不凡。

果然不愧是苏斯年的朋友,他们还真是小看了他。

不过,他还是想听听他的策论为何也会不入选。

高歙很自信,大萧目前的税收情况才是大萧的心腹大患。

无论是汉中郡大旱也好、还是吵翻天的修建别院也罢,都只是因为国库里没有银子罢了。

“皇上想要颐养天年这本没有错,也不与汉中郡大旱赈济灾民相冲突,可就是因为国库没有银子,这才显得水火不容……”

“众人皆说宸王奸佞,只顾讨皇上欢心,无视难民悲惨。可在在下看来,宸王却是庙堂之上难得的中流砥柱,身负污名,朽木为官,却以一己之力拯救了难民。”

“这是何等的心智谋略,又是何其的心志坚定?!”

“若是国库存银充盈,宸王又何需如此?!”

高歙双眼明亮,显然对宸王李承熙极为推崇。

其他二人皆沉默不语,面有意动。

显然也是受了高歙言论的影响。

顾香凝一愣。

她没想到在这里还能遇见宸王李承熙的粉丝。

那个蛇精病竟然还能有粉丝?

可是,顾香凝也知道高歙说的是对的!

和她想到的一样。

顾香凝原本就对高歙高看一眼,现在更是多了几分认同,“高兄所言甚是……”

“那你……”

“可是,时间不对。”

何止不对!

要比废太子还要晚上许多啊。

大萧朝堂之上禽兽食禄,每当朝堂要对商人加税时,都会遭到这些人的反对。

──不得与民争利。

可是,背后这些人却在以五皇子李承昂为首的代表下与商贾勾结,将这部份利都装进了自己的衣兜。

增税?!

谈何容易?!

怕是会被这些利益集团撕得粉碎。

以弘德帝的年龄和心力,已是动不得了。

所以,这一条也绝不会成为本次会试策论的论题。

因为涉及时事,顾香凝说的含糊,但是,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懂的自然懂。

杜跃安和高歙脸色灰败,显然正是因为被说服了,才更是失望至极。

倒是章汝舟心中震动。

原本,他问顾陌,也只是因为他们几人争不出个所以然来,所以,想听听旁观者的想法。另外,见顾陌年轻,便起了试探之心,却没想到顾陌虽然年纪轻轻,可是,却政事通透,眼光犀利。

至少,章汝舟自问他在顾陌这个年纪,绝不可能将这几个问题琢磨得如此透彻。

对于圈地和税收这两个政问,他虽然隐隐约约觉得不可能成为本次会试的策论,可是,他却无法像顾陌这样眼光独到,看得这样清楚。

“后生可畏……”,章汝舟摸着自己的三寸美髯,点着头,满眼赞叹。

苏斯年含笑,眼中波光流转,居然隐有骄傲。

“《救荒活民书》有云: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赈粜,义仓以赈济,不足则劝分于有力之 家,又遏籴有禁,抑价有禁……”

“对此,顾公子有何高见?”

章汝舟真心实意地请教着。

自从他认为会以汉中郡大旱救灾为本次会试的策论后,他便一直模拟着回答这道策论。也查了许多资料,这本《救荒活民书》便是其中的一本。

现在,他想听听顾陌的看法。

顾香凝的头顿时一个有两个大。

这可真是问到她的死穴上了。

《救荒活民书》是啥?谁写的?写的什么?

她都没看过,好吗?

连章汝舟说的这个问题,她都没有全听明白,更别提‘高见’了……

万般无奈之下,顾香凝只得启动早已准备好的应急方案──溜之大吉。

只是人倒架子不能倒,哪怕是要溜,也要溜得有风度。

顾香凝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流露出了几分为难,“实在是不好意思,婶子还在等我回去,所以……”

之前,顾香凝有介绍过他是暂住在婶子家中。

其它三人不疑有他,只是言词有些遗憾,显然是意犹未尽。

可顾香凝冷汗都要下来了。

她若是再多呆一秒,小马甲就要被扒光了。

苏斯年还在那里与三人道别,互留了地址,大有下次再聚之意,直听得顾香凝脸色变幻不停,多亏脂粉够厚才能还能让人看不出。

可拉倒吧!

下次她若是还能和苏斯年一同逛街,她就和苏斯年一个姓!

顾香凝心中恨恨地发誓。

因为茶馆一行太过惊魂,顾香凝连大骨饭都不觉得香了,待回到她自己的屋子时,已经精疲力尽了,再也不想和苏斯年一同玩耍了。

草草地和苏斯年作别,便关上了门。

她想静静!

被关在门外的苏斯年轻笑,眼尾细细上挑,深邃妖异。

真有意思。

他本想参加会试取得科举功名,洗白一下自己的声望,想着做戏做全套,也顺便多收拢几个有用之材,这才让影一给他找了这么个院子,化名苏斯年,却没想到这一届的考生优秀之人竟然这么多。

尤其以这个顾陌最有意思。

李承熙转回身,施施然回到他的院子后,却见到了守候多时的影一和暗十三。他们是来回复任务的,李承熙听完后,好心情荡然无存。

“她曾去过白麓书院?”

证据被一件件呈上,范围被一点点缩小,李承熙眸光如夜色漆黑。

积云寺、白麓书院、抱玉巷、男装、擅妆容……

“找了这么久,却原来是灯下黑吗?”

薄唇微扬,浸着寒意的笑容,触目惊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