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周氏训话 咱们家不兴……

李氏记得大丫小时候跟她要过糖, 只是那时候没钱,她就对女儿摇摇头,后来又有两次, 再后来大丫再也没冲她要过东西。

准备嫁妆,也说什么都好,问什么, 就说都行的,一点乱都不添。

懂事听话得让人心疼。

李氏道:“你在家不用惯着她, 不听话就训她。”

她每天都要去食肆,小女儿是周氏顾筱带大的, 和她也亲,就是有时候想想, 没看着孩子长大,心里不是滋味。

那句话怎么说的,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舍得舍得, 有舍才有得。

李氏也不后悔。

就像大娃和郑氏聚少离多,沈羲和日日上职,去过晋阳好几个月, 有些事是自己悟出来的。

李氏摸摸大丫的脑袋,“嫁到张家有好也有坏, 张家公子爹娘不在,他大伯和大伯娘都是实在人,不然不可能把他教养的这么好, 你嫁过去,孝顺上虽隔了一层,那也是好事, 不是亲孩子没人会为难你。”

“夫妻两个过日子,以后陪你的是自己的夫君,当爹娘的陪不了你,兄弟姐妹也陪不了你,日子是给自己过的,别和别人比。”

这是李氏自己悟出来的,嫁到张家大丫不会受欺负,这婚事挺好,张绪是侄子,以后张家的家产和他没什么关系,得自己把日子过好。

大丫神色温柔,“娘说的我都懂,我会记在心里的。”

李氏拍拍女儿的手,“性子也不能跟面团似的,让人欺负。”

婚事今年赶不上,应该在明年,把身子养养,也看看书认认字,没坏处。

李氏语重心长道:“你奶都能认字,你也得学着点,娘想等三丫大了,给她请先生读书。”

大丫点点头,“女儿知道。”

李氏在心里叹了口气,“行了,把吃的拿你屋里去,看着点妹妹,不许她多吃。”

婚事定下来,就该准备嫁妆了,周氏说过,日子越过越好,以后孩子嫁娶的彩礼嫁妆,只多不少。

来盛京一年多了,自打说了赚的交一半留一半,李氏也攒了不少钱,她没儿子,虽然以后兴许再生,那也不一定是男是女,多给女儿准备点,腰杆子才能直。

李氏把钱匣子找出来,家里有多少钱就她知道,两千五百两的银票,还有几十两碎银子,和一盒子铜板。

李氏没花钱的地方,赚的基本上都攒了下来。

两千五百多两,这辈子都没想能赚这么多,够在广宁过好几辈子,可这是盛京,两千多两连个正经宅子都买不上。

李氏想给大丫置套头面,然后带些压箱底的银子,钱才是最有用的。

再说顾筱,吃了不少糖炒栗子,中午饭都没吃多,上午查了多宝阁的账,下午要去手工坊。

多宝阁的人并不少,里头也多了不少东西,不少都是客人做的,开始是觉得不好看,就不要了,顾筱也没扔,随手一摆,往里面放几朵花,也有些看头。

大概应了那句话,好看的东西千篇一律,丑的各有特点。

现在的人还不知道丑萌为何物,反正看着看着就觉得顺眼了,到后来做的好看的,也留在手工坊里。

以至于桌上摆的墙上挂的,多了不少东西。

手工坊的账好查得多,这个月利润一千二百两银子,比上个月多了二百两,把给张掌柜刘家李掌柜的钱送去,顾筱还剩四百八十两。

顾筱又清点了下个月的食材陶泥,羊毛羊毛线,玉石珠子,列了个单子给铃铛让她去采买。

铃铛现在已经能独当一面了,“我肯定给买好。”

顾筱揉揉她的脑袋,然后拿了十两银子给她,“想吃什么就去买。”

铃铛犹豫了一下,还是收下了,师父诚心给,她扭扭捏捏的不像话,大不了不花攒着给师父买东西,“谢谢师父。”

顾筱笑了笑,“行了,晚上别熬太晚,把门锁好,我明儿再过来。”

沈家晚饭比平日丰盛,桌上摆着张绪买来的花生米,沈老爷子还倒了杯葡萄酒,那叫一个惬意。

吃过晚饭,顾筱跟着沈羲和回屋,“天一下就冷了,我把厚衣裳找出来了,你明天换上。”

点炭盆还早了点,顾筱今天把厚被子找出来了,薄的拆洗一遍,趁着天还没那么冷,洗洗晒晒。

沈羲和:“我知道,你出门也多穿点。”

顾筱回头看了他一眼,“嗯,你要是有空,打听打听有没有庄子,钱存着也存着,庄子大小无所谓,看看有没有带温泉的。”

沈羲和愣了一下,然后点点头,“行。”

顾筱道:“你都不问问家里存了多少钱呀,有没有钱买庄子。”

沈羲和道:“不够的话可以从银庄借钱。”

沈羲和对钱没什么概念,反正他赚的全给顾筱,身上有能买小吃的就够了。

去年九月多买的庄子,钱欠了一年才还完,周氏爱把事记心上,钱还了高兴得跟什么似的,那句话怎么说的,无债一身轻,几十两虽然对沈家来说不算什么,可年纪大的人就不想欠钱。

沈羲和想的倒是开。

顾筱道:“存了九千八百两了,买庄子肯定够的。”

多宝阁每月四五百两的分成,食肆一个月一百多两,还有刘家的御芳斋的,手工坊开了三个月了,赚了一千多两,顾筱花的也多,抛去给周氏的,一年下来存了这么多银子。

钱放在匣子里一直都是钱,九千多两听着是多,可还不够置办一个像样的宅子,再说沈家有地方住,所以顾筱就想再买个庄子。

两个人的庄子,有空了就过去住几天,烤红薯泡温泉,想想都觉得好。

沈羲和道:“我肯定把这事办好。”

有大家有小家,周氏既然发话可以存钱,那钱怎么用自己说了算,等庄子买好了跟周氏说一声就行。

沈羲和办事让人放心,很快庄子就找好了。

庄子在城北,有个小温泉,拢共一百七十三亩地,里面还有个不大的小湖,不大的小山坡。

要五千八百两银子,顾筱手上有钱,一次性把钱付清,地契上的名字,写的自然还是她。

庄子买下来,就和周氏说了,周氏没说别的,只说挺好。

更没问顾筱攒了多少钱,庄子花了多少。

不过周氏心里也起了置田地的念头,她也攒了不少钱了,每月食肆的收益,加上顾筱给她的,算起来有八千两了。

周氏乐意存着,把银子换成银票,放钱袋里,不过好像买田地更好一点。

三个儿子,等她和老头子不在了,就留给孩子们。

这念头一出,周氏晚上就和家里人说了,要置田。

“咱们家以后差不离就留在盛京了,地肯定是在盛京买,”周氏看着几个小辈,大娃成亲了,张绪以后也在盛京,二娃二丫婚事还得几年,盛京是没跑了。

陈氏点了下头,肯定是要置田的,“娘,地看好了吗?”

周氏:“先跟你们说一声,让你爹去打听打听,买几亩良田。”

沈老爷子一直在庄子里,这段日子晒得脸颊发黑,他是种庄稼的一把好手,能选到好地。

说是几亩,买肯定要买个大庄子,是子孙后代的福荫。

周氏又道:“咱家是赚的钱交一半,自己存一半,你们手里有多少钱,我心里有数。咱们家就没乱花过钱,赚的钱存着也好,置田产也好,谁都不许乱花,三郎……”

沈羲和正了神色,“娘。”

周氏坐的更直了,三郎自小读书就好,她心也偏,最喜欢小儿子,也总担心他学坏了。

“你做大官了,是沈家最有出息的人。”

这话一点都没错,沈家往上数多少代都是农民,一辈子就赚几十两银子,出了个状元,祖坟上冒青烟。

顾筱看了沈羲和一眼,然后就听周氏道:“娘在盛京住了一年多了,虽然出去的少,但闲话听了不老少……谁家夫人咋地了,谁家又多了个小妾,都听过。”

一群老太太坐一块说啥,就说这玩意,只是周氏不爱听这个,后来就不出来坐着了。

周氏道:“咱们家不兴纳妾,你做大官也不行。做官要做表率,你侄子侄女都看着呢。”

顾筱眼巴巴地看着周氏,她心里是信沈羲和不会做这种事,可周氏说是另外一回事。

沈羲和:“娘请放心,夫人也请放心。”

周氏点了下头,“大娃。”

沈大娃一个激灵,怎么还说到他身上了,郑氏心里一哆嗦,恐大娃做错了什么事。

“你在外头做生意,那外面跟花儿似的,啥都有,还有一堆做生意的,玩的更花,你得自己管住自己,别忘了,家里还有媳妇呢。”

大娃呛了一口口水,“奶,给我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啊,出去赚钱是为了让家里人过上好日子,又不是自己享福。”

周氏嗯了一声,孩子们的人品她信得过,不过该说还是得说。

郑氏看看老太太,又看看大娃,心里熨帖。

大娃这回回来月底走,然后十二月底再回来,本来想带着郑氏一起,可天太冷了,他心疼媳妇受不住,糙汉子受点苦就受点苦,媳妇不能吃苦。、

周氏也说了不少了,“行了,都回去歇息吧。还是那句话,一家人齐心协力才能把日子过好,一笔写不出两个沈字。”

顾筱拉着沈羲和回屋,陈氏他们也从正屋出来,一出门,秋风吹了个满头,沈羲和下意识把顾筱往怀里揽了揽。

沈大娃挡在郑氏前头,“还挺冷,赶紧回屋……下回我回来带点皮毛回来,做冬衣,她们都这么穿……”

两个人的声音越来越小,顾筱笑了笑,是该做新衣裳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