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6章 穿越古代去种田18

走出京城对程珮仪来说是一个非常正确的选择。大魏的环境和原主脑中的现代社会还是有一定差异的, 从前很多成就都是基于现代的知识, 仗着大魏不曾有过拿出来就成了大突破, 但是走在民间, 程珮仪观察各地百姓的种植情况,发现其实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发展的空间,更甚者,她从百姓的实践经验中发现了许多原主记忆里不曾有的知识。

从前她觉得自己相比于原主已经非常接地气了, 但是游历民间, 程珮仪发现并不够,再先进的知识都要贴合实际,直到亲自来到农民之中,她才真正知道他们现在缺少什么, 需要什么,自己可以帮他们做什么。

所以起初的近两年, 程珮仪交给皇帝的答卷都是关于农具的。因为她发现大魏农民的农具太落后了,弥补这一落后的,是农民们勤劳耐苦的品质。

第三年, 程珮仪在某地和当地官员给百姓挖水渠的时候,遇见了四皇子。

“自从离开京城, 我一路听着你的传说。”四皇子看到程珮仪,笑着说。

“你怎么也出来了?农政司谁管?”程珮仪他乡遇故知,眼睛亮了,十分欢喜。

“还是我管,”四皇子示意她看后面的随从, “他们会帮忙传递消息,神农庄我交给楚王暂管了,我既然掌管农政司,坐在衙门如何知道天下农事?自然要出来亲自视察。”

程珮仪眼神玩味:“果真?”

四皇子摸了摸鼻子 ,没在外头多说,用沉默糊弄过去了。

程珮仪了然,不再追问,重新投入到眼前的事情。四皇子见状,跟在边上一边让随从帮力所能及的忙,一边听程珮仪讲述这里的情况。

当地的官员看到盛王心中忐忑,结果转眼就看到这位盛王极其自然地站在了丰和县主身后,一副以县主为主的模样,心中纳罕。

天黑收工,程珮仪带着四皇子回到自己暂住的驿馆,来不及叙旧,先钻进屋子洗澡收拾一身的泥和汗,等到两人清清爽爽地坐下来,已经月上中天了。

一王爷一县主,对坐在驿馆简陋的木桌上,桌上摆着两荤三素一汤,两碗白米饭。

四皇子看着虽然瘦了但精神十足的程珮仪:“这几年你过得不错。”

程珮仪笑:“天高任鸟飞,自然是不错的。对了,我这三年写了许多札记,对你肯定有用,回头我拿给你看。”

四皇子眼睛一亮,感激点头。

“京城发生什么事了吗?你这是逃出来了?”程珮仪突然了然地问。

四皇子笑了一声,也没有被看出本质的心虚:“一个个人大了,权力大了,就越来越贪心想要更多了,站得越高眼里就看不到底层,只盯着利益权柄,呆久了心里实在憋得慌,心寒又厌恶。”

程珮仪默了一下,说:“出来看看也好,省得搅和进去。皇上是个明君,不会把大魏的未来交给自私自利之人。”

程珮仪离开京城前就看明白了。三皇子一派基本没有上位的可能,因为他们心中有权无民,皇帝会疼爱自己的儿子,但是很排斥三皇子等人没有长远目光、只争夺眼前利益的行为。大皇子手段没有皇帝那么强,皇帝其实也是不太满意的,反倒是楚王,表现出来的种种行为都和皇帝的理念最为相合。

但是楚王是弟弟,不到万不得已,皇上不会传位给弟弟。

不过谈论这些还早着呢,皇上还有好几年寿命,而夺嫡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而已。程珮仪和四皇子离开京城,正好避开最初这个势力最多最混乱的大乱斗。

四皇子虽然不关心朝廷那些事,但是该有的敏感还是有的,所以他和程珮仪心理活动差不多,跑远点,躲清静,等平静下来后再回去。

皇帝哪里不知道老四的想法,心里又是气又是笑,最后化为欣慰。虽然被儿子嫌弃自己屁股下的龙椅有些郁闷,但是有一个固守初心,心思清明的儿子,还是让他老怀甚慰。

就这样,四皇子自从遇到程珮仪后就不再离开,一路跟着她走遍大魏,看尽天下各个角落各资各态的土地,发现了许多少见却实用可推广的作物,也一次又一次改进当地的农耕。

程珮仪离开京城的第五年,在走访南方某个州府时,发现了当地干旱的苗头。她回忆原主的记忆,从她满是幸福生活影像的犄角旮旯里找到了这个地区今年大旱的讯息,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确认的当天晚上,四皇子和程珮仪联名上奏呈报皇帝。

在争夺帝位争得如火如荼的京城,这个消息瞬间像滴入油锅的水,炸开了各方僵持对立的朝廷。

相信程珮仪的判断吗?

程珮仪从事农桑已经十年了,嘴里再反对的人也认可了她的能力,众人当然相信即将干旱的消息。但是他们的反应却是不一样的。

有人继续说她危言耸听,大有怀疑她故意制造灾难以便为自己积累声望的阴暗猜测;有人夸大其词,将她说的可能性十足十相信不说,还大肆渲染大旱的可怕,想要让自己的人去程珮仪身边沾功劳;有人想要借此调动职位,安插自己的人手;有人盯上了盛王的农政司……

皇帝问:“防治南边的干旱各位可有什么良策?”一个早朝问了两次,两次被七嘴八舌地歪了楼。

皇帝年纪大了,不像年轻时候那么严厉,尽管如此还是被气得拍桌子,突然之间心生悲凉,发现自己真的老了,快要压不住这些人精了。

最后防治干旱的办法还是四皇子和程珮仪带着当地官员商讨后快马送到京城的。程珮仪记着大皇子的情,也不愿楚王异军突起,向大皇子递了请求帮助的信。

大皇子虽然人宽厚,但不是傻子,他该有的政治敏感和手段都有,只是不如皇帝果断,不如楚王狠厉罢了。收到程珮仪的信他就立刻明白了背后的意思,心中牢记这份人情,第二日在皇帝再次提起防治干旱的事情时,站出来表示自己愿意一力支持配合盛王和农政司的行动。

楚王起先觉得时候还没到。这件事,他肯定会站出来支持皇帝和四皇子,但是要选最合适的时候,让自己的行动利益最大化,让皇兄牢牢记住自己全力支持的份量……谁知大皇子竟然突然开了窍。

他等最佳时间,却把自己等成了位居第二的追随者,一下子就没了那个“份量”。

大皇子和楚王身后的力量不小,两人站出来表态,朝中一半嘈杂的声音消失了。加上保皇党,三皇子一系就那么自然而然成了声音微弱的反派……

皇帝果然对大皇子的主动有很大的好感,对楚王也一样觉得这个弟弟没有白养。他把各项事务分别交给两人,而谁做主?因为程珮仪盛王建议农业知识更丰富的楚王可以兵分两路单独行动,于是皇帝让盛王总揽一切,大皇子代表朝廷全权配合相关事宜,楚王出京与程珮仪他们一起去周边各地执行政策。

楚王不知道密折上还有这回事,以为自己落后一步失去更好的机会是因为站出来晚了,心中惋惜了好几日。

程珮仪也不全因为私人感情才这么建议,实在是真的不放心楚王的人品。坐镇朝廷配合她们行事,这个人必须是位把百姓放在第一位的人,不然她们在外面奔波忙碌,结果京城左右推脱不给力支持,那岂不是腹背受敌?

楚王私心重,大皇子宽厚,求助谁显而易见。

干旱这样的天灾不是人力能阻止的。程珮仪和四皇子只能尽全力让当地百姓做好干旱来临的准备,当年的作物种植能赶上的都尽量种抗旱能力强的作物。

程珮仪、四皇子、楚王,可以说都是大魏金字塔尖的人物,为了劝说百姓防旱,天天奔走在乡野,说服不信任他们的百姓重视即将到来的干旱。

程珮仪和四皇子已经习惯了,楚王这个玉面郎君,直接被晒成了黑面郎君,还深深感受了一把没有文化的乡野村民的“粗鲁”。

两个月后,被官府折腾得郁闷又忐忑的百姓心里突然后怕,因为真的快三个月没下雨了……所有河道、溪流的水位都在快速下降,一般的小溪水早就彻底干涸了。

朝廷上,大皇子将此事办得尽心尽力,因为他办差事开始曾经经历过两次干旱,亲眼看到过土地干裂,百姓流亡的惨状,所以不敢在可以预防的时候有一丝懈怠,甚至顾不上给自己的门人谋好处,只要能办好事,无论哪一个派系,他都大方地派人去执行。

当南方的土地干得开裂,作物渐渐干旱而死的时候,大皇子准备多月的应急机制开始启动。

这是大魏历史上最成功的一次应对干旱天灾的实例,直到百年后还有人津津乐道。

人力无法左右老天下不下雨,但是人力可以保证当地的百姓不因此家破人亡,不因此无水喝、无粮吃,人力可以给受到天灾的百姓一份新的希望,让他们对天灾过后的生活充满盼头。

而且因为预警得早,这一场大旱造成的危害被下降了至少三成。

所有人都很努力,包括被派到最前线深受乡野之民“折磨”的楚王。

但是也有人想要浑水摸鱼,趁乱占便宜得好处。

三皇子和五皇子一系有人这么做了,大皇子信任他们的能力,他们却欺负大皇子的仁心,想偷偷把事情弄砸了让大皇子彻底在这次大旱中翻不了身。

大皇子是宽厚但不傻不蠢,抓出了蛀虫就直接交到了皇帝面前。皇帝这几年早就厌恶极了这群完全没有仁心的蛀虫,从严处置,摘了官帽,按造成后果的程度,或贬为庶民,或流放;而明显是背后主子的三皇子这次没逃过皇帝的宽容,贵妃被皇帝申斥,三皇子被皇帝找了由头禁足,皇帝骂他:“不慈不仁,忝为朕之子。”

三皇子这个最有前途的皇子,就这么轰然倒塌了。

大皇子却因此被皇帝看入了眼。皇帝发现,大皇子虽然手段软了一些,为人绵了一些,但是这也成了他作为上位者的优点。他比皇帝自己还心胸宽广,可以接纳任何有异见的有才之士。

皇帝心想:我就劳累一些,去地下之前给老大清一清朝廷,这样一来,老大的性子其实刚刚好。

是年秋天,南方的干旱在半年多的晴朗后,终于迎来了第一滴雨。这场大旱让大魏蓬勃发展的势头彻底停滞,但是也让隐藏在繁荣下的阴暗全都被翻了出来。

皇帝开始肃清朝廷,教育还是幼年的老六老七,也把大皇子二皇子的孩子接到了宫中,亲自教导。

大家都发现了皇帝的改变,但是年老软和了太久的皇帝突然发作,谁都没法阻挡这个猝不及防的大潮流,做过坏事的只能战战兢兢,深怕自己被牵连。

楚王一身疲惫地回到京城,获得了皇帝大大的嘉赏,也得到了内阁大学士告老还乡的消息。树倒猢狲散,大学士的很多门生都在此次干旱事件中受到了贬谪甚至落罪,楚王在京城经营多时的局面七零八落。

顿时,皇帝的嘉奖都变得微不足道了,楚王在外辛苦大半年,回来却失去这么多,一时之间没法从这个大落差里回过神,多日不曾出府。

楚王回来不久,程珮仪和四皇子也回京了,带着他们不知道第几把万民伞。

两人把这几年得到的万民伞带进宫给皇帝看。程珮仪会说话:“这些万民伞不是给臣女和四皇子的,是给皇上您的,没有您的支持就没有臣女今日的成就,没有您的圣明就没有天下百姓今日的温饱生活。”

皇帝这段时间经历了太多,多年君臣相得的老臣、宠爱了多年的儿子、做一辈子夫妻的贵妃、甚至影影绰绰中亲弟弟的那些事情……他年纪大了,喜欢和气,却发现他和气了,这些至亲之人却能如此险恶!如今看到两个真挚的孩子,心里那口憋闷的气终于缓了过来。

“好!好!你们二人也很好!”皇帝的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放松笑意,是内侍这段时间以来第一次看到皇上久违的真心笑容。

四皇子突然发现,自己的父皇老了。他两年来断断续续有回京述职,但从没像今天这样,发现父皇快速苍老了。不仅是面容苍老,还有他的精神。

以为自己对父皇没有太多父子之情的四皇子,突然心头发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