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祯和福晋是在过完年才离开的,康熙四十五年的二月份,春日来临,天气渐暖,倒也不至于越往北走越冷。
京城这边儿好多人几乎是贪弹冠相庆,钮钴禄家的阿灵阿甚至是在春风楼大摆宴席,然后就被老十给揍了。
当外甥的打舅舅,这放在哪儿都是稀罕事儿,更别说老十以前跟阿灵阿的交情还不错了。
起初是老十先动的手,但阿灵阿也不是站着不还手的人,两个人扭打成了一团,身上、脸上全都有伤,想瞒都瞒不住。
但是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康熙就当是没看见,管都没有管,阿灵阿是混账,老十打也就打了,再说这是两个人打架,就算是他来评,那也是各打五十大板,没人跑到他这里来申冤,这事也就翻篇儿了。
从京城到盛京,胤祯这一路走得很慢,他不慌着赶路,晚上一定要有落脚地,每天要走的行程都是规划好的,若是碰到喜欢的城镇,还会停留上几日。
胤祯只是在游山玩水,琉璃就不一样了,往日她在京城,根本就没什么机会出京,也就没机会四处查看她的这些产业。
路上的山山水水、风土人情虽好,但生意更重要,好不容易来一趟,这些个商铺、酒楼,该见的人要见,该翻的帐要翻,该改的地方要改。
整个人忙得不得了。
明明多半个月就能走完的行程,两个人硬是走了两个多月,二月份出发,到达盛京的时候,已经是五月初了。
让胤祯没想到的是,福晋在这儿居然还会有产业,而且从年前他接到圣旨开始,福晋就已经安排人在这修宅子了。
盛京的贝勒府跟京城的贝勒府面积是差不多的,里面的演武场也几乎是复制了京城那边儿的,甚至连院落都是如此。
只可惜没有牡丹园。
五月的盛京可一点都不冷,这里虽然比不上京城繁华,可该有的东西都有,他在京城是被发配的,但是到了这盛京,却成了顶顶尊贵的人。
到盛京的头几天,几乎什么事儿都没做,时间全都用来接!接待那些有头有脸的旗人了。
在这个地界,汉人同样有很多,几乎和旗人的数量差不多,而且来这里的汉人大多都是为了开荒种地的,还有一部分的商人和工匠,社会地位都不高,不像南边儿,有汉人官员,就算是普通的汉人,也可以去参加科举。
不像这边儿,哪儿有什么科举。
大清对这一带实施了封禁,汉人是不允许进入的,为的就是把这片土地当做是旗人提供兵丁的地方。
不过这边儿确实是地广人稀,虽然实施了封禁,但想完全管过来并不容易,照样有汉人迁徙过来,开荒种地只要不是特别打眼,也没有人管。
盛京还有一小部分很特殊的人,那就是被流放过来的官员,不过这些官员在盛京日子大都还不错,能被流放到盛京而不是旁处的,就说明在皇阿玛那里已经是优待了,所犯的罪名也大都不是什么大罪。
这里的旗人也都向往过汉人生活,喝茶、看书、作诗,是以,好多人都以跟这些流放官员交往为荣,毕竟这些人不光是汉人,还是有文化能够做官的汉人,就算是如今被流放了,也难掩一身的气度。
胤祯还挺喜欢这里的,这里除了那些出身好一些的旗人外,其他的旗人跟汉人的地位也没多少区别。
应当是因为没什么竞争的原因吧,汉人过来是为了开荒种地的,旗人却不善耕种,也不乐意耕种,更喜欢放牧。
这片世人眼中的苦寒之地,倒也其乐融融。
胤祯作为这个地界上官最大的那个人,想在哪儿溜达就在哪儿溜达,没有大朝会,也不必再半夜起来赶着上朝,地位相差悬殊,他要调和满人和汉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会得罪那么多人。
到了冬日,胤祯把火炕都给苏出来了,他不缺碳用,这火炕对他来说,不过是锦上添花之物,但这东西对贫苦之人来说,就有用多了。
大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山林树木了,盘个火炕,可不缺能烧的柴火。
胤祯只是出个主意,具体怎么操作基本上都是福晋来,福晋不光是有自己的!商队,连工匠都养了不少,这次到了盛京,‘队伍’还比之前扩大了。
因这要教导侄儿的缘故,胤祯这两年又把兵书重新捡起来了,不光如此,拳脚功夫也没放下,还时常带着福晋和李卓进山打猎。
这二人也都是打猎的好手,后者是跟他一块儿长大的,这不奇怪,奇怪的是福晋,八旗贵女,会骑射也就罢了,关键是这打猎的功夫,绝不是轻易就能练出来的。
离了京城之后,他对福晋的认知好像也在不断的加深,以前只知道福晋会赚银子,知道福晋爱牡丹花,知道福晋是财神爷的信众。
也不是那么的无所不能嘛,连雪人都不会堆,他不过是刻一个冰雕,福晋就惊若天人。
康熙四十六年,已经年满十九周岁的胤祯和琉璃,终于迎来了新的小生命。
在此之前,德妃都已经写信旁敲侧击过好几次了,她不是催儿子纳妾,只是在帮着想法子,送个太医过去瞧瞧,或者让他们二人去拜一拜送子娘娘,毕竟成婚已经好几年了。
有八贝勒的例子在,德妃也怕自己小儿子跟八贝勒一样。
四贝勒也忧心过弟弟,他的长子都已经十岁了,再过几年都能相看起来了,十四弟这边影子都还没有呢,也不知道是不是盛京苦寒的缘故。
不光是送去了各种药膳方子,还劝十四弟找处温泉好好泡泡,也不能总是一味的练武,人还是要多放松放松的。
能让素来对他严加要求的四哥说出这话来,可见是对这事儿担忧坏了。
胤祯自家人清楚自家事儿,他是没什么不担忧的,但这其中的原因不好告知额娘和四哥,远在千!千里之外,他也怕这二位在信上絮叨他。
不管是胤祯,还是琉璃,都没对怀孕生子这事儿着急过,新婚之夜是怎么说的,他们便是怎么做的,一直等到十八岁才圆房。
可自打怀孕了之后,两个人却慌乱起来了,一个忙着写信去跟额娘和四哥讨教,还特意给皇阿玛写了封信,请他送个太医过来。
一个则是忙着恶补各种孕期的知识,盛京的十四贝勒府养了整整四个郎中、八个稳婆,连奶娘都已经寻摸起来了,内务府虽然也能提供奶娘,但千里迢迢的,谁知道这路上会不会被耽搁,爷在京城得罪了那么多人,万一有个使坏的,那她们后悔都来不及。
胤祯只写信给了额娘和四哥,但是福晋这边跟几位嫂嫂的联系一直都没落下,是以,这些人的心意全都涌进盛京,排场实在是大了点儿。
送过来的专业人士就已经如此多了,更别提那些药材、食材、衣物了,五姐还专门送来了孕妇可用的胭脂水粉,这都可以说是专门发明出来的物件了,在此之前胭脂水粉可从来都不分孕妇可不可用。
怀孕四个月的时候,明泰干脆带着妻儿过来了,光是行李就带了十几辆马车,看样子是打算在这边常住了。
胤祯夫妇已经过去之前那个新鲜劲儿了,大概是怀相好的缘故,孩子一点儿都不折腾,除了微凸的肚子以外,有时候孕妇本人都会忘了还怀着孕这事儿。
明泰的长子,也就是胤祯的侄子,如今日方才一岁多,正在学走路,小家伙正是可爱的时候,胤祯不光是抽空给做了学步车,还做了识字卡片。
要说养孩子这事儿,前边有四哥家的大侄子,后边有大舅子家的侄子,在自己的孩子出生之前,可以说已经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