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香快六十岁的时候, 有一次在清明节之前回乡小住。
她坐的普通马车,黄茂林和他一起坐在车里,不像年轻时那样骑马在旁边护着。
两个人都老了, 连梅香两鬓也添了些白发。
这几年, 她感觉自己的力气小了许多,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有别于常人。
到了平安镇的时候,家里下人齐齐到大门口迎接。
老两口一起进了院子,几个月没回来, 家里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这次回乡, 主要是办一件事情,给韩敬平和公婆扫墓。
弟弟们都不在家, 她受叶氏委托,去韩敬平坟前上供。
清明节当日,家里下人牵了马车来, 让他们坐车去。
梅香想了想, 和黄茂林商议,“咱们要不要走回去?我想从这里走到韩家岗,再去大黄湾。我最喜欢走这条路了。”
黄茂林也不反对, “那咱们走去吧,别带太多人。去看长辈,走过去更诚心。”
老两口一人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面装了许多上坟用的东西。
天气很不错, 梅香一路走一路看。这条路她太熟悉了, 她从十二岁到十六岁之间,一年中有大半时间每天都从这条路上往返。黄茂林也非常熟悉, 仿佛回到了年少之时,挑着豆腐担子, 倒各个村子里吆喝。
路边的树木都很茂盛了,路边还开了许多小野花,花丛中有小蜜蜂飞来飞去的。
黄茂林兴起,采了两朵小野花插在梅香的发间,笑眯眯地摸了摸她的发髻,“好了,一下子年轻十岁。”
梅香呸了他一口,“死老头子!”
两口子一边走一边玩,家里下人赶着车在后面慢腾腾跟着,怕他们走累了随时要坐车。
梅香戴着小野花,拉着黄茂林的手慢慢往韩家岗走。
走到一半的时候,迎面碰到一辆骡车。赶车的是个年轻人,车上坐了个老头子。
梅香没在意,她久不在这边住,很多人都不认识。
黄茂林却认出来了,车上的人正是王存周。
王存周刚开始没认出来,他也老了,眼神浑浊。
还是他孙子认出了黄家老宅的管事,“这不是黄老太爷和老夫人?”
王存周想了想,才明白孙子说的是谁。
他睁大了眼睛去看,发现一对老头老太太在路边观察一棵野果树。两人穿得料子都是上等的,一看就是养尊处优的富庶人家。
王存周仔细去看那老太太,和几十年前那个明艳泼辣的梅香不同,眼前的老太太面容不再年轻,却看起来慈眉善目的。
梅香凭直觉发现有人在看自己,她一侧头,发现个老头子。她也仔细看了看,又思索了片刻,终于认出来了。虽然几十年过去了,大致的轮廓还在,旁边的王家孙子也有些相似。
梅香认出王存周之后,面无表情。王村周友善地对着梅香笑了笑,梅香直接撇开了脸,不想和这个假道学打招呼。
王存周被噎了一口,他孙子发现了,“阿爷,您和黄家老太夫人熟吗?”
王存周僵硬的转了转头,“不熟,走吧。”
王家孙子正要继续赶着骡车走,黄茂林主动打招呼,“这不是王家老哥?”
王存周被认出来了,也不好装熊,主动下车,“多年不见,您二位可好?”
王存周不知道怎么称呼才好,只含糊着叫。
黄茂林拱了拱手,“都好的,趁着今儿,去给岳父烧些纸。”
岳父两个字深深地刺痛了王存周,当年若是不退亲,他就是韩家女婿,如今这一切可能就是他的了。不,他好歹读过书,说不定比这个卖豆腐的过的更好。
王存周后来内心里也抱怨过老母亲赵氏,那一日退亲时,她一直在一边拱火,梅香多傲气的人,怎么会低头。他也有些埋怨自己,非要逞威风,树什么男子汉大丈夫的气派,结果鸡飞蛋打。
他后来娶的妻室,家里都是市井人家出生,整日斤斤计较。她和戏子的那点事儿,最后也没瞒住。王存周很生气,赵氏对这个儿媳从来没有好脸色。但这事儿说出去又不体面,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吞。
科举屡试不中,兄长和嫂子早就嫌弃了他。他一成亲,兄弟二人就分家了。后来父母老了,他要开始操心家里的生计,那点子读书人的尊严,早被柴米油盐淹没了。
双方略微寒暄了几句,各自离开。
梅香说黄茂林,“你理他作甚。”
黄茂林笑了,“我就是故意的,告诉他我去给岳父上坟,气气他!”
梅香又对着他呸了一口,“死老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