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燕衔泥搭建新窝

这一个年, 可把黄茂林忙坏了。

他走东家拜西家,总算把各处的事情都打点清楚了。

明朗那头动作更快,还没到正月十五, 立刻帮黄茂林看好了一处宅子。

这宅子只有三进院子, 分东西两路,后罩房后面也有个小花园,小花园里也有几间屋子。

宅子离韩家不远,要价二百多两银子, 这里头还有人情价在。

黄茂林去看了一趟宅子, 回来仔细跟梅香说了说,梅香听说宅子比现在住的大了两倍都不止, 又离娘家近,二话不说就答应了。

黄茂林又跑了一趟县城,买下了宅子。

过了元宵节之后, 叶氏先带着一家人回了县城。

黄茂林这边一时半会还走不了, 他得先把县城里的豆腐坊和油坊建好。

建起来容易,最难的是选地方。

过年之后,黄茂林真是天天往县城里跑, 除了送货,就是找地方,有时候直接夜里不回来。

叶氏给黄茂林介绍了几个大主顾,黄茂林送的货更多了, 家里就有些顾不过来。

黄炎夏不再去如意坊, 每天早上过来帮忙磨豆腐,白天也在这里帮忙看着, 梅香每天亲自做饭送给黄炎夏吃。

因泰和还小,青莲也整天要跟着阿娘, 梅香觉得自己有些忙碌不过来,她决定再买个丫头。

这回的丫头是叶氏帮忙买的,才十岁,叫铃铛,长相只能算清秀,但比细月好看多了。

黄茂林把铃铛从县城里带了回来,交给梅香。梅香把铃铛交给细月,让细月去教导她。

铃铛虽小,却可以带着青莲玩,减轻梅香的负担,还可以帮着跑腿传话,端茶倒水。

黄茂林在县城里跑了许多天,终于找到了个合适的地方盖豆腐坊。

这地方离几家酒楼都近,附近周边都是街巷,普通的小户人家比较多,正适合卖豆腐。

黄茂林买下的是一套小四合院,做豆腐坊绰绰有余,还能空出几间屋子给人住。

黄炎夏亲自去看了地方,也觉得不错。

明朗把刘管家借给黄茂林,让他帮黄茂林先把豆腐坊盖起来。

豆腐坊好盖,三五天的工夫就有了。

等黄茂林要搬到县城里去的消息一传开,郭舅妈和郭二姨先坐不住了,首先来找梅香。

梅香安慰她们,“舅妈和二姨不用担心,我们人虽走了,房子还在呢,你们随时可以过来做喜馍。若有人来下订单,我托了隔壁的吴掌柜帮忙接订单,到时候舅妈和二姨每个月分吴掌柜一些钱也就是了。”

郭舅妈想了想,“外甥媳妇,这几年我们跟着你,也挣了一些银子。我和你二姨年纪也大了,整日来来去去的,也有些干不动了。你们若真搬走了,我们也不想干了。”

梅香有些诧异,“舅妈和二姨真不干了?家里的嫂子和弟妹们也可以接着干的,镇上的房子又不贵,所以租个地方都行。”

郭二姨也是这样想的,“大嫂,这一年咱们两个少说也能挣个十几两银子,咱们俩干不动了,让孩子们干也行。你家二郎和我家大郎都跟着茂林干去了,再让你家大郎媳妇和我家二郎媳妇一起做喜馍,就在这镇上找个地方,搬过来住也行,他们兄弟各自都有了营生,咱们也能放心不是。”

郭舅妈有些犹豫,“那也行,只是外甥和外甥媳妇这忽然要走,我还真有些舍不得。”

梅香忙宽慰她们,“舅妈,二姨,县城离这里也不是很远,你们以后若是去了,直接到我家里去住。我们回来的时候,也定会去看望舅妈和二姨。”

姑嫂二人说了一会子话之后就走了。

黄茂林听说此事之后,亲自去了郭家,让郭舅妈再等一等,继续在黄家干一阵子,等镇上的油坊也搬走了,他们直接在油坊里干,不要租金。

黄茂林原来还准备先把豆腐坊搬走,等过一阵子之后再说油坊的事情。既然牵扯到做喜馍的事情,索性把油坊快些搬走,省得郭家姑嫂心里没个着落。

黄茂林继续跑县城,在豆腐坊不远的地方找了个小院子,建成了油坊。

果不出黄茂林所料,黄家要搬走了,立刻有人蠢蠢欲动。

首先按耐不住的就是余家。

这么多年了,余家被韩家压制的几乎毫无还手之力,余家油坊也一直半关着门,但家里的东西还在,手艺也没丢。时常榨一些油,靠着低价赚一些微薄的利润。

如今听说韩家油坊要搬走了,余家人大喜。但还没等余家再次崛起,又有别人家掺和了进来。

黄茂林懒得去管余家的事情,这么多年的惩罚也够了,以后余家做事老实做生意也就罢了,若敢坑害乡邻,定然不能饶他。

县里的事情准备妥当之后,黄茂林开始着手搬家的事情。

他的计划分三步走,先把妻小搬过去。

黄茂林挑了个好日子,让黄茂源帮忙找了好几辆车,把梅香母子四个,家里的细软衣裳,以及一些轻巧的家具,还有贵仁和两个丫头先送到县城。

县城那边,叶氏帮着女儿看着家,打发两个下人在那边守着,每日打扫卫生,随时迎接女儿一家子。

新房子里,黄茂林只预备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其余的东西等梅香去了之后慢慢置办。

到了新家时,韩家两个下人放了鞭炮迎接大姑奶奶一家子,又让大姑奶奶等人跨了火盆,然后祭拜各路神仙,算是正式入住。

黄茂林把妻儿送到县城之后,往韩家去了一趟,托付叶氏等人帮忙照看,自己又返回了平安镇。

梅香带着下人一起把家里的东西规整好。

正院在东路,前院一共六间倒座房。最东边的一间被隔成了一个单独的小院子,小院里有一口水井,作为门房住的地方,这里给贵仁住。第二间是门楼,再过来四间屋子,分别是前院客厅,前院客房和两间下人房。

绕过垂花门是正房,面阔三间,左右各带两间耳房,其中最东边的耳房被打通成通往后罩房的路。

东西厢房各三间,带有鹿顶小间,正房和厢房用抄手游廊连接了起来,院子中间两条甬道,甬道两侧种了一些普通的花木。

后罩房也是六间,有厨房、库房和丫头们住的房子,也有一口水井。

西路的院子比正房窄一些,布局是一样的,只少了一间屋子。东西路前院是打通的,但西路房子前后院是不通的。正院有通往西路跨院的月亮门,后面两侧的后罩房都是联通的。

后罩房又有一个月亮门通往后面的小花园。

梅香带着女儿把宅子转了一圈,觉得这房子太大了,家里人又少。

梅香想再添两个人,又怕人家说自己奢侈,再等一等吧。

这次搬家,张妈妈没有跟过来。梅香让她在家里照顾黄茂林师徒的起居,等黄家人都搬走了之后,张妈妈就准备回家了。

张妈妈在黄家干了几年,双方相处还算和睦,因张妈妈不想去县城,梅香也就没有勉强她。

住下来的第二天,梅香立刻去找叶氏。

叶氏一直让那两个下人住在女儿家里,等女儿家里安顿好了之后再说。

梅香进门就跟叶氏叨叨,“阿娘,新宅子真大。我家里人又少,空荡荡的。我想再添两个人,阿娘认识可靠的人牙子吗?”

叶氏笑着点头,“我早就想着你会缺人,都给你打探好了,你什么时候想要,我让陈婆子送人过来就是。”

梅香笑嘻嘻的,“自从弟弟做了官,我感觉自己做什么都更方便了。缺什么想什么,往娘家来说一声马上就有了。”

叶氏忍不住笑了,“这样才对呢,你才搬过来,摸不清东南西北,想要什么的只管来找我。晌午别回去了,茂林又不在家,你就留在我家里吃饭。”

梅香也不客气,点头应了,留下了铃铛,让细月回家去了。

玉茗和婉柔都过来陪大姑姐说话,清溪也过来喊姑妈,然后把表妹带走了。

小姐妹俩好久不见,一见面就亲热的不得了,手拉着手一起玩耍去了。

玉茗笑着嘱咐女儿,“妹妹才来,你要让着妹妹。”

清溪点头,“阿娘放心,我会照顾妹妹的。”

叶氏让下人带着两个姑娘下去,“这样才好呢,以后她们姐妹天天能见面,年纪又差不多,也能做个伴。你小的时候就因为年纪的问题,没有玩伴,整日一个人在家里。”

说过了两个孩子,叶氏又问梅香,“茂林什么时候到城里来?你们这也算搬新家,办不办酒席?”

梅香也不瞒着叶氏,“要不了几日了,先把家里的帐算个清楚明白,利利索索的走。酒席就不办了,一来我们也不认识几个人,二来豆腐坊和油坊还没搬过来,后头还有得忙呢。”

这话不假,好多人家买豆腐是拿豆子换,一下子送来许多,隔三差五来打块豆腐。黄茂林既然要走,总得把人家的豆腐打完。还有欠账的,也得赶紧收回来。等到了县城里,一切重新开始,更不容易。

叶氏点头,“让他不要急,慢慢来。从去年年底开始,他就没闲着,整日忙得跟陀螺似的。酒席不办就算了,等你们扎稳了脚跟,泰和一周岁的时候,你们再办酒席也不迟。这县城里的人际关系,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铺开的。我来了这么久,也没认识多少人。”

梅香叹了口气,“可不就是,我整日被几个孩子缠着,外头的事情也帮不上什么忙。又是买宅子,又是盖作坊,连搬家的事情都是他一手操办的。至于人际关系,我除了回娘家,一个人都不认识。阿娘,以前都说我能干,如今跟茂林哥一比,我真是差太多了。”

玉茗妯娌二人在一边忍不住笑了,“在姐姐眼里,姐夫就是天下第一人了。”

梅香也忍不住打趣,“难道在你们眼里,我弟弟们不是天下第一人?”

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正说着话,慧哥儿跑进来了,腻在外婆和阿娘身边。

梅香摸了摸儿子的头,“阿娘,慧哥儿如今失学了呢。”

叶氏嗔怪女儿,“还跟我说这样的怪话,等明盛回来,你跟他抱怨去。”

婉柔在一边插话,“前儿官人就说,等姐姐来了,把外甥接到学堂去。”

梅香问婉柔,“学堂里教的都是什么样的学生?可有与他同龄的?若没有,也不必单独为了他破例,另外找一家也使得。”

婉柔急忙回答道,“有呢,姐姐只管放心。学堂里几十个学生,把他们按年纪分了等,最小的也就和外甥年纪差不多。”

梅香问慧哥儿,“你想去二舅的学堂里读书吗?”

慧哥儿点头,“想去,姑父也说让我跟着二舅读书”。

叶氏忽然问起,“俊哥儿以后就一直在平安镇教书吗?”

梅香想了想才回答,“听淑娴妹妹说,妹夫想多教几年书,攒一些家底再说看,方家底子薄,如今他们也有了两个孩子,一时半会的也走不开。”

叶氏点头,“俊哥是个好孩子,我们也希望他能更好一些。”

娘儿几个絮絮叨叨说了许多闲话,玉茗去厨房叮嘱下人好生做一桌饭菜。

梅香拖着三个孩子在娘家吃了顿晌午饭,家里男丁都不在,一群妇孺也不讲那么多规矩,团团围成一桌。

慧哥儿最大,然后是清溪和青莲,再是登哥儿,泰和最小,还在吃奶。

婉柔羡慕的看着大姑姐的三个孩子,“姐姐真有福气,三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养的好。”

梅香笑眯眯的看着她,“不用急,过几年你身后也是一小串孩子。”

婉柔有些脸红,不再说话。

吃了饭之后,叶氏让梅香去自己院里歇息。起来之后,陈婆子过来了。

叶氏提前问过女儿需要什么样的人,梅香说要一个做饭的婆子,一个男仆,再加一个洗衣扫地的婆子。

叶氏让陈婆子带了许多人过来。

陈婆子听了梅香的要求后,给她提建议,“姑奶奶,不如买一家子回去。女的做饭,男的跟着姑爷,家里孩子留着使唤。”

梅香看向叶氏,叶氏点点头,“陈婆子说的有道理,买一家子省的骨肉分离,且他们轻易不会犯错,怕连累家人。不过也有坏处,一人犯错,家人跟着包庇。这好与坏也不是绝对的,单看你更看重什么。”

梅香想了想,“那我就买一家子吧,我家里小,事情都在眼前,他们也瞒不了我什么,就算犯了错相互包庇,一天两天的功夫我也能发现得了。”

叶氏笑了,“那倒不假,你家里什么事情都瞒不过你。”

陈婆子极力给梅香推荐一家子人,这家姓王,男女都将将要三十岁的样子,有三个孩子,最大的男孩十二岁,下面又是一个十岁的男孩,在下面还有个七岁的丫头。

陈婆子的理由很简单,“这一家子都规矩,不多言多语。他们原就是县城里的人,对这一片熟悉的很。姑奶奶和姑爷才来,正需要这样的人。若是外地的,姑奶奶还要教导他。”

叶氏笑着和陈婆子开玩笑,“你可不能欺负我女儿是外来的,若是人不好,我可要去骂你的。”

陈婆子连忙赔笑,“哎呦,太太多虑了,我岂敢蒙骗贵府姑奶奶。太太只管放心,若是人不好,您只管让人去砸了我的招牌。”

梅香刚到县城,双眼一抹黑,什么都靠着叶氏,见叶氏微微点头,立刻就拍板决定,当场付钱买下这一家子。

叶氏想着女儿家里什么都没有,又嘱咐她,“你先把人带回去,明儿我带你去上街买家具,再到附近我常去的各家店铺看看。你家里晚上有吃的没?”

梅香想了想,“昨天来的时候带了一些,早上我想着来坐坐就回去的,就没吩咐家里人买,也不知道细月想不想得起来。”

叶氏赶忙让玉茗带着下人给梅香收拾了一些东西,梅香也不客气,带着三个孩子和那一家子一起回去了。

才一进家门,细月连忙出来迎接,“大奶奶回来了,我都盼了一天了。”

梅香斜眼看向细月,“我把你单独留在家里,你不该谢我?”

梅香就是故意把细月就在家里的,她是过来人,当初和黄茂林几天不见就巴心巴肺的。细月和贵仁难得能单独相处,梅香知道细月是规矩人,也愿意成人之美。

细月顿时红了双脸,“大奶奶真是的,回了趟娘家,回来就打趣我。”

梅香忍不住笑了,“不跟你开玩笑了,这是我今儿新买的一家子,去把贵仁叫来,一起认一认。”

等贵仁来了之后,梅香抱着泰和坐在正房堂屋里唯一一张太师椅上,“我昨儿才搬过来,今儿就带着你们回来。家里还乱的很,什么都没有,今儿晚上先凑合一夜,明儿一起上街添置东西,你们都报一报名字。”

那家男人一直弯腰低着头,听见梅香这样说,赶忙先鞠个躬,“回大奶奶,小人叫王铁锁,这是我屋里人,姓高。大儿子叫王聚财,小儿子叫王聚宝,最小的丫头就叫丫头。”

梅香想了想,“丫头改个名儿,就叫如月。”

那妇人连忙让如月给梅香磕头,谢大奶奶给取的名儿。

梅香开始吩咐家务,“王妈妈,以后你专管厨房做饭的事情,不做饭的时候给我打下手。王铁锁,明儿我让人带你回平安镇,给大爷帮忙搬家。聚财和聚宝跟着贵仁学规矩,如月跟着细月。”

众人都道好,梅香继续吩咐,“贵仁,你把他们夫妇安置在前面西院中,你们三个人先挤一挤。好了,王妈妈去做饭,细月你带他们去厨房。”

众人各自忙碌去了。

王妈妈手艺不错,把叶氏送的东西好生整治了一番,做了一桌不错的饭菜,梅香自己带着三个孩子吃,细月带着如月在一边帮忙照顾几个孩子。

贵仁带着王家三个男丁在前院吃饭,王妈妈自己在厨房吃饭。

等到了夜里,梅香带着三个孩子睡一张床,细月带着如月睡在正房西屋,随时准备听候梅香的召唤,其余人都住在前院。

第二天一大早,梅香才吃过早饭,叶氏带着婉柔一起过来了,身后跟了几个下人。

叶氏把女儿的宅子转了一遍,“是不小,住你们一家子宽敞的很。走,跟我一起上街去。”

梅香先问叶氏,“阿娘吃过饭没有?来的这样早。”

叶氏笑着点头,“我年纪大了,觉少,倒是委屈婉柔跟我起了个大早。”

婉柔连忙解释,“官人每日早起读书,我也跟着起来了。上午也没事情做,跟着阿娘和姐姐一起去逛一逛,也能提一提精神。”

梅香把自己昨天晚上写的两张纸拿出来,“阿娘看看,缺的东西多着呢。”

叶氏让女儿逐一念给她听,床、桌子、衣柜、椅子、书桌…真是什么都缺。

黄茂林并没有把老家的家具搬过来,一来留在那里逢年过节回去还能用,二来那些东西是黄炎斌做的,结实归结实,这么多年过去了,怕是跟不上县里的风气,不如现买了时兴的。

家具是大头,其余细碎的东西可以慢慢置办。

娘儿几个一起出去,从木器行里定了成套的东西。除了黄茂林夫妇和孩子们需要的,也给下人们定了一些。

木器行掌柜的忽然接了个这么大的订单,还是县丞大人的亲姐姐,不光价格上给了些优惠,还让人亲自送到了家里。

买过了这些之后,梅香稍微添置了一些厨房的用具以及这几日要用的柴米油盐。

叶氏又带着女儿逛了许久,介绍她认识了许多掌柜的,并告诉她哪一家店铺什么价格,梅香一一记在心里。

回去了之后,刚把家具规整好,黄茂林和黄茂坚一起来了,还拉了整整一车的东西。

车上面全是吃的,米面油和菜,还有家里许多杯碗盘碟以及盆盆罐罐。

有了这些东西,家里才有了生活气息。

梅香赶忙把他们兄弟引到了正房,又告诉黄茂林自己买了一家子下人,今儿去订了许多家具。

黄茂林笑着点头,“你动作倒快,我还说等我来了之后再买呢。”

梅香高兴的在屋里转了转,“家具有了,被褥什么的本来就有,你又拉了这些东西了,这家里也差不多齐整了。就差你一个人了。”

黄茂林拉着梅香的手,“我先回去,明儿我就把家里存的黄豆和油菜籽都拉过来,过几日就可以搬过来了。”

梅香让王妈妈给黄茂林兄弟二人做了些吃的,并让王家一家子人给黄茂林磕了头,认了主人。

黄茂林直接让王铁锁和王聚财一起跟他回去,又让梅香赶紧送慧哥儿去读书。

梅香带着几个孩子把黄茂林送到了大门口,依依不舍的回来了。

趁着天还没黑,梅香又带着孩子们回了娘家。

等明盛回来之后,梅香与他说了慧哥儿读书的事情。

明盛点头,“姐姐放心,我晓得了。咱们两家离的近,以后我每天早上走的时候从姐姐家门口过,把慧哥儿接走。”

慧哥儿高兴的拉着二舅的袖子,“二舅,我可想你了。”

明盛笑眯眯的看着外甥,“这会子叫二舅可以,等去了学堂就要叫先生,不能嬉皮笑脸的,你可记住了?”

慧哥儿点头,“我记住了,二舅放心吧。我在老家的时候,一去了学堂,从来不跟姑父说笑。”

明盛摸了摸慧哥儿的头,“好生读书,要是背不出来书,我可是会打你的,我比你姑父凶多了。”

慧哥儿嬉皮笑脸的在二舅身边挨挨蹭蹭。

说过了慧哥儿读书的事情,梅香就要带着几个孩子回去,叶氏留女儿吃饭,梅香拒绝了,“我走的时候让家里人做了饭,阿娘不用担心,咱们离得这样近,还愁我没机会回来吃娘家的饭吗?”

叶氏也不再强留,让明盛待着家里两个男仆送女儿一家子回去。

明盛把姐姐新家逛了一遍,嘱咐慧哥儿几句话之后,带着两个男仆回去了。

转天早晨,天蒙蒙亮的时候,明盛就来敲门了。

梅香知道弟弟们在读书的事情上非常认真,天还没亮就起来了,让王妈妈给儿子做饭吃,自己帮慧哥儿换了新衣裳,又把上学要用的书袋收好了。

慧哥儿住到东厢房去了,王聚宝晚上陪着他睡。因为黄茂林还没过来,梅香仍旧带着剩下的两个孩子住在正房,等黄茂林来了之后,梅香就预备让青莲单独睡了。

明盛来的时候慧哥儿刚吃完饭,一抹嘴就跟着二舅走了。

梅香见明盛身边带了一个人,说要让王聚宝跟着慧哥儿。

明盛摇头,“不用,我学堂里的学生都不许带下人。吃饭裁纸磨墨,都是自己来。”

说完,还不等梅香回话,明盛摆摆手,“姐姐去忙吧,我们走了,等天黑的时候我再送他回来。”

慧哥儿一走,梅香让如月陪着青莲玩,她带着王妈妈、细月和铃铛一起,把家里再仔细规整规整。

该存的东西存起来,堂屋里布置好,中堂挂起来,香炉摆好,一些杯碗盘碟都放到柜子里去。

等下午的时候,梅香去后面小花园看了看。说是小花园,也没有多大。靠墙的位置有两间屋子,整个园子里有一棵桂花树,一颗石榴,墙角还有一小片竹子,中间还有一些花,长得高低不一。因长久没打理,许多地方都长草了。

梅香让贵仁把大门插了,所有人到园子里一起干活。

先把杂草除了,走路的小径重新收拾一番,树下的落叶清理干净,把里面的青石板露出来。一些烂了的花枝也都清理走,长得实在不成个样子的也不要。

大伙一起忙活了一个多时辰,总算把小花园收拾的略微有个样子了。

梅香擦了擦汗,“明儿在那空余的地方再种些花,再搭个秋千,回头搭个葡萄架子,底下弄一套石桌石凳,也有个地方坐。”

细月回道,“大奶奶,我见舅老爷家里的花园子里头有个小亭子,亭子里摆的石桌石凳,下雨的时候也不用怕呢!”

梅香想了想,“咱们家的园子小一些,再搭个亭子,怕有些挤了,我倒舍不得平安镇那个葡萄架子。”

王妈妈一家子因为是新来的,并不怎么说话,除了梅香的吩咐,平时事实都是以细月和贵仁为先。

细月和贵仁订了亲,这事王妈妈已经知道了,私底下惊奇了一番,也没有多说。

收拾了园子之后,梅香把家里巡视一番,内心十分满意,等茂林哥来了,我们一家子就可以欢欢喜喜在这县城里过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