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李沧海在汴京买了一处房产,绿滟带着仆人把新家布置一番了,新添了许多东西。

前院还让人多栽了两株桃花,后院是一个不小的练武场,工匠们新打的一套桩子已经可以使用了,各个桩子又有铁链相接,可以练习轻功。

当然,这些东西还是两个丫鬟和六个下属用得多,李沧海的武功当然早不需如此了。

这天外出回来,进了屋,绿滟已给她铺好了床,被褥全是丝绸的。现在棉布在中原还不普及,只有外国进贡的,而麻布是普通百姓穿的,也比后世的麻布粗不少。

现在的棉花是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中原的,多是作被子填充用。可就算棉被也不普及,穷人多用麻、葛的纤维,还有采集芦花当填充,绿滟这么奢侈地给她准备蚕丝被也着实是贵族享受了。

没有外人时,李沧海是与两个丫鬟同桌一起用餐的,而另外的六个仆人另置一桌。

绿滟跟她交代说:“我请了两个厨娘、还有一对夫妻打扫院子。再从牙婆那买了两个浣衣的丫鬟。这地方却也寻不着好的,掌门先将就,待大小姐安排了人过来,便会好多了。”

李沧海说:“我哪有那么娇贵了?如此便很好了,这院子里的事,反正你说了算。”

绿滟哼了一声,道:“掌门说着好像给了我多大权力似的,您偏心带着时常带着绿漪到处跑,把我留在家里当管家婆子。”

李沧海笑道:“你惯是会管人的嘛,你爹在灵鹫宫也是个管家,家学渊源,人尽其才。”

绿滟说:“那掌门得传我落英剑法,我得空时也好练着。”

绿漪笑道:“哎哟,好大的管家娘子威风,跟掌门谈起条件来了。”

绿滟筷子就向绿漪的嘴巴捅去,绿漪忙伸手在她手腕一压,绿滟又一转手筷子去打绿漪的内关穴,绿漪手臂一弯,筷子又点她“曲池穴”。

李沧海说:“两位女侠,吃饭时间呀!”

这两个副小姐,平日就是太宠着她们了,但是她们确实帮她解决了很多事,只要在外不损她应有的威仪,她都不会苛刻。

……

翌日,李沧海天还黑漆漆的,她尚在床上,就听周、王、赵、张家出来的仆人在后院练武练得销魂,这是比她还早。武侠世界,“天海海阁”来的人对武功也非常痴迷的,一日不练就不自在,现在更加勤学苦练。

凌晨三点半呀,他们就在嘿哈哼啊了,李沧海的耳力又强,可不就是被吵醒了。从前在逍遥子跟前苦修时,她早上才四五点起来。这伙人是不用睡的吧,早餐前要练四个小时的功,那是什么样的精神呀?

每天早上没法多睡一个小时,她也只好过去瞧瞧,指点一二,四个未来大侠和另两个未来女侠打鸡血了一般。

他们跟在她这个掌门身边,得她亲传他们一些内功和外功招式,总比从他们爷爷辈那学的武功要强,要知道他们爷爷的武功也是长辈所传,长辈又是百年前学自逍遥子,这中间隔了几代了。

总算是吃过早膳后,她趁机休息了一会儿,然后找了周涛、王峰过来,吩咐他们去找找汴梁一带哪家卖煤炭的。

中国古代从很早就开始使用煤炭了,北宋时期自然使用普遍。又找了赵刚去找好手艺的瓦匠和木匠。李沧海不是非要把武侠风改为种田风,她知道李秋水发了财,她也必须赚到钱。虽说江湖人用抢会比较快,但是她是想将来借在汴京的生意网,也暗中形成一股势力。

她只好学习前辈们造一造蜂窝煤和煤炉了,弄个作坊出为起步。蜂窝煤和煤炉这种科技含量低的东西,最符合现在的技术水平。

张雷带着周涓、和小妹张雪去汴京周围找田产。这个任务比较难,因为中国古人的习惯只爱买田不爱卖田,汴梁一带的田地庄子可都是抢手货。

李沧海在书房画着煤炉的结构图,以及蜂窝煤的制作工艺,忽听外门新买的小丫鬟来报说是有客来访。

来者却是折家兄弟,二人受封官职后,平日颇受赵祯宠幸。其时正值明道元年,宋仁宗已经二十二岁了,却还没有真正亲政。北宋时期,并非一个皇帝一个年号的,宋仁宗时就有好几个年号,所以这虽然是明道元年,赵祯却登基好些年了。

折继闵变成了异数,年纪轻轻干出了那些事来,年轻的皇帝还格外关注。皇帝喜欢他的年轻,提拔他这个岁数的功臣,封为校尉,正是向刘太后和朝野表明:连十五岁的人都可以当校尉了,他都二十二岁权力还在刘太后和朝臣手中。

要说刘太后可不像戏曲“狸猫换太子”里的那样阴毒,是一个非常有政绩的女人。北宋在她垂帘听政期间到达繁盛,还涌现了范仲淹这样的一大批名臣和清官。

刘太后和武则天一样,还是个二嫁女,也可见宋早期的对妇女的限制不像南宋后那样变态。但是不管刘太后是不是有能力,一个二十二岁的成年皇帝当然不希望总不能得到属于他的权力。

如今西北番人叛乱暂平,而如今辽也没有要主动侵宋的迹象,所以特意对年轻有为(凶残任性)的世家子折继闵恩宠有加,一边又可以拉拢折家。

折家的叔叔回了府州,折家兄弟已留在京里两月,除了被宣召进宫伴驾,就是去大相国寺找戒嗔切磋习武,才又重遇李沧海。

……

折继闵带了一车的礼品过来,也没有如对官宦人家一样早几天先上拜贴,而是直接来的。

李沧海在正厅招待了他们,绿漪沏了南方带来的新茶,珍贵的五代白瓷茶杯中,碧绿的茶叶展开一芽一叶,茶汤清亮,香气袭人。

折家兄弟是世家子弟,自是识货的,原本认为她是江湖人,属于隐士高人,但是将五代时的古董当寻常茶具的,却是有些底蕴的。

折继闵喝了一口茶,斟酌言词,才说:“当初救命之恩,我还没有好好谢谢李姐姐,今日冒昧来访,只是表达我的一点心意。”

折继祖笑着说:“李姐姐,我大哥可是挑了许久,心心念念就是你……的救命之恩呢。”

李沧海看看他们的仆人抬上来的一箱箱、一筐筐、一盒盒东西,快堆满了这间不大的客厅。

“折兄弟太客气了。我只是个江湖人,不用这么重的礼的。”

“不重,不重,官家赏给我一些东西,但我一个男人又用不了,给了李姐姐也是让这些东西有个好去处,比留在我那强。”

李沧海眉毛一跳,说:“皇帝御赐的,你怎么好随意送我?”

折继祖说:“大哥都细心看过,这些东西没有逾制的,李姐姐用无妨的。”身为庶弟跟班,他可不想让折继闵的心意传达不出去。

但是老实说,折继祖并不看好大哥,这位李姐姐生得太美,美得让人没有真实感,似乎她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

折家自是会与世家联姻,这位姑娘再美也是江湖中人,与他们这种真正的世代传承的大家族不同。

可是这些道理说一百遍也没有用,不试一试,大哥怎么也不会甘心。大哥这些年除了习武打仗,就是痴痴傻傻找她,现在找着了,他自然是开心之极。

李沧海看着那么多东西,不禁说:“皇帝对你们还挺好的。”

折继闵说:“皇恩浩荡,我粉身碎骨难报万一。”

时下虽然官场同样贪腐顷轧,但是传统士人风骨和忠义还是有的,到了南宋都还有十万精英投海殉国了。像这些将门世家,历代也不知多少子弟为国死在战场上,李沧海倒相信如有一天要用他的命才能换皇帝的命,他真能把头给割下来。封建时代的道德标准就是如此,不是后世的“人权至上”,说不清哪种精神更令人敬佩。

李沧海心想,自己要做生意,交好折继闵绝对有坏处,若真的要扎根在汴京,在朝堂上也有个家族靠山,也容易把生意做进富人圈子去。

李沧海于是微微一笑:“这位皇帝倒是位仁君,他要是看中你倒也是好事。不过,你一个边军武官怎么长时间留在汴京?”

折继闵倒是不敢把皇帝有意将他放到殿前军中去的事说出来,毕竟现在刘太后还把持着权力,朝廷的事也不能和江湖人说。

折继闵说:“官家看我年纪小,所以才多留我些时日。”

忽听外头又一阵嘈杂声响,绿漪跑进在她耳边说:“小姐,二少爷和昊天部、朱天部的师伯来了。”

这“二少爷”就是无崖子,李沧海也吃了一惊。

他现在怎么会来汴京?

不是派了无崖子去恒山找风水宝地了吗?他这么快就找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