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张掌柜,深夜……冒昧来访,打扰了。”纪游顾不上还喘不匀的气,跑到门前之后,抬手朝着张掌柜行了一礼。
他努力使自己的气息平复下来,笑道:“还好,还好赶上了。”
张掌柜见他一副有些狼狈的模样,有些好笑地询问道:“有什么事一定要在今夜说?
“你明日过来,不也是一样吗?”
纪游摇了摇头,道:“非也非也!”
他深吸了一口气,道:“明天说就来不及了。
“掌柜的,我要走了,要离开辽州了。”
听到他这话,张掌柜有些吃惊:“离开辽州?你是打算到何处去?”
纪游面上扯开一个欣喜至极的笑颜,道:“家中祖父为我谋了一个官职,明日清晨我便启程回家,随后开始准备上京赴任的事宜!”
纪游的本家并不在康城,而是在辽州境内另外一座郡城,唤作芜庄。
他是在四方书坊开张之后,听闻书坊可以免费阅览各类书籍,这才收拾了行装离家,来到康城租了个简陋的地方暂住。
因为好读,今年过年时他只会家住了两日,便又风尘仆仆地赶了回来,连元宵节这样的大日子,都滞留在康城。
“上京师做官?”张掌柜这下是真的诧异了。
要知道,京官和地方官可是很有差别的。
在天子脚下,即使品级不高,也比那些在外的地方官,更有往上走的潜力。寻常文人靠着自己的学识,找个小地方进官府做个文职,都算是有出息了。
张掌柜没想到纪游一开口,提到的就是京官这种级别的官职。
纪游见他不信,只用力点了点头,解释道:“我之前一直未与您说过。
“我的祖上本不是辽州人。是我爷爷那一辈,家中出了些事情,他才带着我们这一支,迁到了辽州芜庄。
“我上面一位叔父,曾经在京城当过官。几个月前,爷爷托人将我做的文章送到了京城去。前几日,京城那边终于回消息了,我爷爷于是立刻派人来通知了我。
“一位与我叔父相识的老人,提携了我一把,帮我在京中谋了一个小职位。”
听完他的解释,张掌柜抚掌笑道:“那好啊,太好了!”
他真心实意恭喜道:“纪游,我一直知道你是个有才华的。
“如今你得到这个机会,可见良才终究不会被埋没。”
纪游开心得直点头。
他道:“时间紧迫,我今夜前来,一是为与掌柜的道别,二则是感念掌柜和四方书坊这一年来的慷慨栽培。”
说着,他直接一撩衣角,直直跪了下去,磕起头来。
“我能有今日的成就,离不开书坊的无偿栽培。
“若不是掌柜的慷慨,将满库的书籍借给我们阅览,我又怎能做出令上面赏识的文章来?
“无论纪游往后能走到什么样的位置,都不会忘记在四方书坊的这一年,不会忘记四方书坊对我的恩情!”
“哎哎哎!”张掌柜连忙将人扶了起来,“哪里需要这样!”
他道:“其实你该感谢的不是我,我一个普通的生意人,哪里有这样的肚量和眼光?
“我家主人经常与我说,书籍若是不给人看,便如同废纸一般毫无作用。
“你若有这份心,需得记得读书的初心,往后尽力做出些利国利民的功业才是。”
纪游一愣,随即点点头。
他问道:“原来如此……却不知道书坊背后真正的主人……”
张掌柜摆摆手,示意他不要问。
他转过身,对着纪游嘱咐道:“你在此处等我一等。”
接着,他提步回到书坊中,不过小片刻,取出来的一个包裹:“这点东西,是书坊给你们这些文人最后的一点小心意。
“也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你带着回家,权当做个念想吧。”
纪游顿了顿,没有拒绝。
他将包裹接过,仔细收好后,感激道:“多谢掌柜。”
“嗯。”张掌柜拍了拍他的肩膀:“时候不早了,你明日还要启程回家,早些回去休息吧。”
纪游点点头。
临走前,他再次承诺:“如今纪游身无长物,只能凭白收受书坊的恩惠。”
“但来日,若是纪游有所成就,一定会图报恩之事!”
说完这一句,他朝着张掌柜行了一个大礼,转身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张掌柜站在原地,目送他单薄却挺拔的身影,消失在文泽街的尽头。
明月沉落,群山之外,正东的方向,显露出一抹浅淡的晨曦。
——
元宵过后没多久,曹觅一直惦记着的琉璃终于被送了过来。
见到成品时,饶是曹觅早有准备,也不免吃了一惊——
戚游的人造出来的琉璃晶莹剔透,十分精美,内里一点杂质都没有。
曹觅敢肯定,这样品质的琉璃,绝对已经达到了制作镜片的标准。
她于是唤来府里的制镜匠人,开始磨制镜片。
这位制镜匠人能供职于王府,其实是见识过凸面镜与凹面镜的。听完曹觅的需求后,他立刻埋头干起活来。
不过两三天,曹觅便收到了他磨制出来的放大镜。
北安王妃十分高兴。
虽然现在,关于显微镜这些高精度仪器的进展还不大,但她已经从此番已经看到了希望——放大镜都轻松做出来了,望远镜和显微镜还远吗?
她正开心间,戚安凑过来,从她手中拿过那个带手柄的放大镜,放到自己眼睛上观察着。
曹觅便问道:“怎么样,看起来是不是不一样了?”
戚安闻言,点了点头。
三个孩子一次摆弄过一遍,放大镜便落到了戚游手里。
戚游看了看,道:“嗯,确实不错……但是,这个东西只能给老者用来阅览字小的书籍,旁的作用却是没有了。”
“嗯。”曹觅点点头。
但她又道:“这才刚开始呢,往后就能造出能放大更多倍的东西了。”
戚游好笑地把放大镜还给她:“嗯,难得胡神医也被你留了下来,还把他那些学生都叫过来了,你就折腾着吧。”
经过那个漏洞百出的实验之后,胡神医似乎莫名其妙被说服了。
曹觅早先和戚游聊起过这件事,两人分析了一番,都觉得老神医大半辈子都用来到处游历,觉得自己的医术已经很难再有存进。
与曹觅的交流中,他陡然发觉这个“小虫子”的理论十分新奇,在某种程度上又很能自圆其说,这才干脆装着傻认了下来,留在王府中准备验证一番。
于戚游而言,他并不在意存不存在“小虫子”,他只觉得胡神医能留下来,便是一桩好事。
曹觅知道他的心思,道:“折腾?你这是不相信我能把东西做出来吗?”
戚游看了她一眼:“不。”
他也不隐瞒,直接解释道:“我只是觉得,看不看得到‘小虫子’,也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呵!”曹觅冷笑一声。
其实也不怪戚游。曹觅当年自己怀着诚挚的心打开第一本生物课本时,也没料到这门学科居然有这么新奇和深奥。
她无法同戚游解释这其中的重要性,但又有些看不惯他一副无所谓的模样,想了想,便道:“你知道……我还让制镜匠人尝试研制‘望远镜’吗?”
“‘望远镜’?”戚游有些疑惑地偏了偏头,“那是什么东西?”
“放大镜只能放大眼前的东西,要是看向远处,便模糊了。”曹觅摸着手上的放大镜,解释道:“那有没有可能有另外一种镜片,可以专门用来放大远处的景象,将数里之外的景色行人,纤毫毕现地呈列在眼前呢?”
戚游端起茶盏的手顿在半空。
他眉头微蹙起,几乎是立刻就想明白了望远镜的用处。
这简直是行军打仗中,能使人优先获得敌方动向的珍贵工具。
领悟了这一点,他连茶都不喝了,直接将茶盏按着原路径放了回去。
他定定地看向曹觅:“真有这种东西?”
见戚游认真了起来,曹觅便放松了。
迤迤然地喝了一口茶,她才回应道:“这又不是天方夜谭,只要下功夫去研制,自然就能做出来。”
戚游闻言,抿了抿唇,半晌之后,颔首肯定了她的想法。
他也不客气,直接道:“我待会写一封信去怀通,调几个专门研制这种琉璃镜的匠人过来。
“府里的那个制镜匠人已经知道要怎么做了?你让他带着我的人,琢磨一下你说的那个‘望远镜’。”
曹觅得意地点点头。
她手下的刘格和周雪这批人都还留在容广山庄,手上也有各自正在进行的项目。所以这一次,她才会把显微镜的事情交给府中的人去琢磨。
这一下,通过“望远镜”这个空头支票,她把戚游也“拖下水”。
如果能令戚游那边的人也参与到关于琉璃镜片的研究中来,想来显微镜望远镜这些,离面世之日就更近了。
见事情这样顺利,曹觅根本压抑不住嘴角的笑意。
戚游注意到她的窃喜,在旁边凉凉道了一句:“如何?坑了本王,很开心吗?”
曹觅瞪大了眼睛。
两人如今的关系有些朦胧,但她却不再如穿越之初一般,十分惧怕这个冷面战神了。
她拿出北安王妃的架子,昂着头回应道:“王爷这话从何说起,明明是互惠互利的事情,怎么就是我‘坑’了王爷呢?”
戚游将那杯被他遗忘了好久的茶盏重又端起,送到嘴边品尝了一口,道:“自以为是。”
曹觅凝眉看着他,他便叹了一口气,倾身到曹觅面前:“你如果缺了人手,直接与我说便是。
“我们本是夫妻,难道没有望远镜的事情,我便能不帮你吗?”
曹觅眨眨眼,反应过来他话中的意思,不好意思地红了红脸。
她没有回应,反而暗暗呼出一口气,欲盖弥彰地将目光移到了三个孩子身上。
窗外红梅正盛,明明离雪化天暖还早得很,但院中弥漫着的梅香,却令人嗅到了一丝春归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