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除去锅子,饭店还提供各种炒菜,价格也是相当实惠。菜式大部分都是北方口味,偶尔也夹杂着几道南方菜。这些都没什么特别的。

最妙的是套餐饭。十文就可以吃到两素一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

十五文就可以吃到三素两荤外加两个馒头和一碗素汤。要是想吃米饭只需再加一文即可。怎么都比点菜划算。

那些单独过来吃饭的书生瞧见这搭配,相当是满意。当场就有人说以后的午饭再也不用将就了。

除了吃食,饭店还提供住宿。第一进共有十二间房,全是提供给客人住的。

东侧六间房通了地龙,西侧六间房没有。里面布置倒是没甚差别。东侧一晚上两百文,西侧一晚上收一百文。这定价是比照城中客栈来的。他们开店时间比自己长,价格一定是经过反复核算才定下来的,必定是稳赚不赔的。她也没必要为了跟他们抢客源,就将价格定太低。

而且打价格战只会是两败俱伤,反倒不如一开始就定同等价格。

同样的价格,比的是服务。

林云舒给饭馆的定位对象是书生以及过往客商。这些人的消费水平属于中等偏上,所以房间一定要舒爽干净,配的东西也要有一定的档次,不能太寒酸也不能太奢侈。

像棉被都是今年的新棉花,外面的被套也都是细棉布。桌椅板凳更是请老木匠定做的。当然,房内还专门熏了淡雅的香味。

热水更是刚入住就会送到。一进院和二进院之间还专门设立了一间澡堂。左边是男间,右侧是女间。每到戊时准时提供热水。如果不放心,也可以将木桶抬入房中。

为了建这两进院子,林云舒不仅将手头的银子花得一干二净,还向族长借了十两。

亏本赚噱头,她是办不到了。但她开业前三天还是给了优惠,消费满一两银子,住宿即可享受半价优惠。

那十几个书生吃一顿就花了三两银子,可以有三间房子打半折。

正巧有几个书生嫌书院伙食不够好,出来打打牙祭。听到这里房费有优惠,当晚便在这边歇下了。

鹿山书院的宿舍都是两人一间,条件极为简朴。那些住不惯的少爷们就会选择住在城中。这样一来,就得耽误不少时间。现在有这么一家饭馆,离书院仅二里远,条件不输城中客栈。不到几日功夫,那六间通了地龙的房间就被定完。

林云舒寻思着要不要再盖些房子。不过也只是想想,她现在手头很紧,还真不好冒然做这个决定。

饭店在开到第十天,生意彻底红火起来。

比起锅子和客房,最先火起来的居然是他们特地为书生们推出来的套餐。许多书生吃着都觉得好。

林云舒瞧见里面的商机,当即就让老大编几款样式不同的食盒,然后她选一个最好看的作为模子,送回族里,让族人帮着编。

鹿山书院一共有三百多个学生。大部分都是秀才,最低也是童生。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由于它是由富户、学者筹款,朝廷赐敕额、书籍,委派教官,是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所以也有些家境富裕的商人之子进来读书。

书院的伙食都是教官家眷帮着做的,使尽浑身解数,做出来的味道也仅仅只是凑合,哪里比得上林云舒开的这饭馆。

书生们在这边吃好,回去跟别的同伴们说,一来二去,几乎所有书生都知道两里外的十字路口开了家饭馆,味美价廉。

有的好奇,有的嘴馋,有的想打打牙祭。总之每到饭点,这饭馆就挤得人山人海。

虽然不至于打起来,但不免有些口舌之争,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林云舒就想到外卖,提供送货上门服务。

她让顾永辉找食客登记,可以免费送上门。当然如果包月,十文钱的盒饭只要两百七十文,相当于便宜了三十文。

十五文的盒饭只要四百文,便宜了整整五十文。

许多书生都心动了。当即跟顾永辉定餐,交了伙食费。林云舒接过名册一瞧,居然有两百人。

这么多人,只靠店里这几个人手根本不够用。林云舒又回族里,招了几个大娘帮严春娘打下手。她们手脚勤快,在家都是做惯了洗菜、择菜、切菜这等活计。

教过一遍,很快就上手了。做完两顿饭,就有驴车送她们回去。村里也没什么人说闲话。

每日到了饭点,饭馆的几个伙计就会将盒饭拉到书院门口,按照名册上定的名字核对规格送到各人手上。当然这么多人也记不住。

饭馆就给所有定饭的人发放自己做的牌子,上面都有编号,甲乙丙丁之类的。伙计就根据牌子发盒饭。

吃完饭,书生们将食盒送到门口,让伙计们带回来。

就这么送了十天,刨除人工费,食材费,光盒饭就净赚六两银子。这样一个月就能有十八两。要是过往客商前来吃饭和十二间房子的住宿费,一个月纯利也有四十多两。一年算下来就有五百两。去掉三成税,还能有三百五十两。足够他们一家子过极好的生活了。

只是生意好了,人手却严重不足。

别的倒还好说,只是厨子和掌柜却是必不可少的。

现在灶房里只有严春娘一个厨子,其余都是帮厨。纵使不用她切菜,可掌勺是她。

只干了十天,她就有些撑不住了。林云舒只能从牙婆手里买了两个四十来岁的婆子。

这两人家境都不好,一因为因为丈夫烂赌,另一个婆家嫌弃她克死儿子,身世都很可怜。

林云舒让严春娘教她们几样家常菜。学成后,帮忙做盒饭。严春娘身上的担子倒是轻了不少。

厨子容易搞定。掌柜却是难寻。

原本以林云舒的能力能担任掌柜,可她天生不喜欢弄这些烦杂事务。

干了十来天,她眼前全是一笔笔账,脑袋就像快要爆炸了似的。

但是掌柜之位,事关重大,能力不行或是不能信任都不能用。

这天晌午,伙计们将空食盒送回,大家一起围在院子里的水井边洗这些盘子和食盒。外面大堂迎来几位大娘。

瞧着她们身上穿的衣服以及通身气派不像是农家人。

顾永辉心中虽有所怀疑,却还是笑着上前招呼,“几位客官,想吃点什么?”

其中一位大娘瞧着墙上列的单子,“听说你们店推出十文盒饭可是真的?”

顾永辉点头,“是真的。”

那大娘笑道,“那给我们每人来一份。”

旁边一位大娘有点胖,当即就道,“我要十五文的那种。快点上吧。”

顾永辉点头应是。

不到几息功夫,盒饭就送上来了。

这速度极快,几位大娘有点傻眼,“你们这盒饭该不会是剩菜吧?”

顾永辉当即皱眉,“不是。我们盒饭都是用大锅炒的。炒好后就在灶上温着。有客人要,我们直接盛就可以了。”

几位大娘这才松了一口气。

那几位大娘拿起筷子,尝了一口,脸色变了几瞬,面面相觑起来。

其中一人小声道,“哎,他们的菜不错啊。怪不得学生们都在这边定呢。”

“他们是开饭馆的,做菜好吃有什么稀奇。关键得要干净。你忘了之前,咱们书院将食堂包给外人,那些奸商为了多赚钱,只请了几个手脚不便的老婆子,饭菜馊了也不舍得倒掉,害得学生闹肚子的事了?”

“那要不我们去灶房看看?”

几人交换神色,动作似乎微不可察,可顾永辉多机灵啊,很快就明白这几人的意图。

当她们提出要去灶房看一眼时,他神色未变,恭恭敬敬请她们进去。

严春娘是个勤快人,不用林云舒说话,她自己就能将家里家外打扫干净。

过来帮厨的几位大娘拿着月钱自然要听严春娘的话。不仅灶台干干净净,就连那摆设用完也会仔细收拢好。

这灶房摆设比前世林云舒看过的样板房也差不离。

几位大娘掀开锅盖赫然看到锅中坐着温水,几个圆柱形铝锅整整齐齐摆在一起,里面盛着刚才吃的几样菜。

几个大娘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松了一口气,鱼贯而出。

“你们饭食极好。以后我们会多来的。”

顾永辉拱了拱手,向她们道谢。

第二天,送饭的伙计回来禀告,说书院有几位先生也要从这里定饭。

顾永辉神色未变,让他们如实准备即可。

林云舒原以为这事就算了,可谁知又过了几日,来了一位大肚便便的妇人。

她旁边还跟着一位七八岁的小姑娘,此时正小心翼翼地扶着对方,嘴里小声道,“娘,小心些。”

林云舒正在客厅跟顾永辉核对账目,瞧见客人进门,顾永辉丢下林云舒迎了上来。

林云舒原先也没在意,可没一会儿就听到那妇人扶着肚子嚷疼,顾永辉满脸无措看着对方,“哎,大姐,你怎么了?我没碰你啊?”

吃饭的食客瞧见这一幕,有人嘀咕着,“该不会是生了吧?”

顾永辉立刻将视线投向林云舒。小姑娘拉着亲娘的手,眼泪啪嗒啪嗒往下掉,“娘,你怎么了?”

林云舒丢下毛笔,快步走过来,“你怎么样?”

林云舒冲着院子里喊了一嗓子。

严春娘火急火燎冲出来。婆婆还是头一回这么大声叫她呢。准是出大事了。

出来一看,果然是大事!

“娘,这是怎么了?”严春娘眼睛尖,当场就看到那妇人腿间流了血。

林云舒嗔了她一眼,催促着,“还愣着干什么,快点跟我一起扶她进去啊?”

总不能在大堂接生吧?那这产妇以后还怎么见人?

产妇肚子太疼了,身上没力气,站不稳,林云舒和严春娘一边一个将她抬至西厢房。

比较不巧的是东厢房都满了。西厢房没通地龙,只能让严春娘多拿几床被子过来,给她盖上,以免受凉。

三个时辰后,产妇终于生下孩子。

是个六斤重的男娃,林云舒将孩子包好。瞧见产妇还没睡,忍不住责怪起来,“马上临生的人了,你瞎跑个什么劲儿,这是不要命了吗?”

产妇眼眶有点发红,“我之前生大闺女的时候,疼上好几天,我以为这次也一样。”

“这种情况会随着身体的改变而变化。你想想你生第一个是不是比这第二个要艰难多了?”

产妇连连点头,“是这样。”

林云舒见她认错态度良好,“你啊,也就是命好,刚好碰上我会接生。要是我不会接生。我看你够呛。”她猛然想起来,“对了,你来我们饭馆啥事啊?”

真想吃饭,打发人来买就是了,何必亲自登门。

产妇涨红了脸,尴尬得偏过头去。

就在林云舒以为她不会开口,产妇却支支吾吾道,“我是负责书院食堂的账房。最近书院只有少部分人在饭堂吃饭。我……”

不用再说。这是找上门算账了。

林云舒也没解释,“我们开饭馆的,还能把客人往外撵吗?你来找我们也没用啊。”

产妇叹了口气,“我这回是冲动了些。但也是没法子。家里只靠相公那点微薄束脩过活。原本我在食堂做事还能帮衬家里。可谁成想,前段时间,吃饭人数骤然减去大半。饭堂用不了那么多人,我肚子又这么大,头一个被书院辞退了。”

林云舒看了眼她旁边的孩子,这孩子一看就是家境穷苦人家出来的,便道,“如果你不介意,可以来饭馆当账房。”

掌柜的不太好找,找个账房还是可行的。

她相公既然是书院的先生,哪怕为了她相公的前程,她也不可能做出贪污之事。

产妇眼睛亮了一瞬,抓住林云舒的手,眼泪在眼眶中打转,“当真?”

她眼中的欣喜不似作伪,看样子这人是真的缺钱,林云舒重重点头,“是真的。”

产妇名叫何小莲,原先她也是一个秀才的女儿,父亲赶考途中被山匪所害。守了二十七个月的丧,嫁给父亲生前为她定好的人家。

相公也争气,年纪轻轻就已考上了秀才。只是婆婆身体不好,常年吃药,家里负担极重。

饭堂那份活对别人而言可有可无,对她却是至关重要的。

林云舒让她坐完月子再过来上工。何小莲连连道谢。

何小莲相公来接人时,林云舒见他穿着打了两个补丁的青布麻衣,连接生费都没要,就让他将人接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