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七零软饭男(03)

一连两天, 他都没有找到机会能见到市高官。

心里挺着急的, 他怕妻子担心他, 想着早点回去。

星期三他起的很早,来到一家供应早餐的店铺里, 买了两个二合面馒头。

这是他一天的伙食, 只要买点吃食就行。他空间里有肉干,饿了找个没有人的地方啃两根,味道非常不错。

进到小吃店,店内的收钱的女工作人员, 就打招呼, “同志还是两个馒头吗?”

“嗯,两个最便宜的馒头。”

家里没啥钱,日子过的紧紧巴巴的,他不敢多花钱。能省就省,他来了两个多月,一分钱也没有挣, 那好意思多花钱。

“难怪你一个男同志还那么瘦弱, 吃的太少。”收钱的女同志摇摇头,她能猜得出来, 眼前的男同志一天就啃两个二合面馒头。

她看着这位男同志每天早上就吃半个馒头,其余的一个半都是小心翼翼的放进饭盒中。

“嘿嘿,没办法, 我是从乡里来的, 家里条件不好。一天天的不干活, 没费啥力气,少吃点没啥事。”

喝着小吃店烧的白开水,吃着馒头,挺好,真的。

“同志,看你那样,不像是农村人,你是知青吧?”

这时候店里就三五个人吃早饭,收钱的女同志闲着没事,没话找话。

“嗯,我是知青。不过我爱人是本地的,现在我也是本地人。”

“哟,那挺好的。同志你是哪里人,进城这几天走亲戚啊?”

“我是沪市的,走啥亲戚,我自己在家闲着捣鼓出来一个小发明,想进城找找市府的负责人,看看适不适合国家搞建设创外汇。替咱国家多挣点外汇。”

韩君越说的话,像一道炸雷,炸响在小吃店。收钱的女同志,楞在原地,另外几个吃早餐的同志,也楞住了。

嘴里的馒头面条都不知道咽下去,被说大话的同志吓着了,真会放卫星啊。

纷纷掉转头看看是个啥人在这里说大话。

一位穿着板正的中年人,端着一碗稀饭还有一个馒头走到韩君越对面坐下,“年轻人,说大话吹牛的吧?”

咕噜噜的喝着碗里的稀饭,眼睛扫了一眼吹牛的韩君越。

“同志,我可没有说谎,自己捣鼓出来一个小机器,然后用我自己做的小机器,能……”

他是利用原主前世的手艺做了一个小机器,再开动脑袋,自己弄出来一个需要小机器制造的产品。

这才是小发明,那机器只是一个生产产品的机器,不是他的真的发明。

说起他的发明,韩君越滔滔不绝,一个人讲了半天,对面听的人听的很是认真。还掏出本子拿笔记录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外面进来一位戴眼镜,穿着不错的年轻人,一直默默的站在中年人的身后,不敢说话,就那么一直站立着。

一直等吹牛的韩君越说完,年轻人才轻声咳嗽几声。然后轻声提醒,“领导,您开会的时间到了。”

“噢,好的。”听的津津有味的中年人才想起自己还有会议要开,回应秘书一声,但他对着韩君越说,“小同志,你要是没事的话,跟我去市府坐坐,等我开完会,咱们继续探讨探讨。”

“好,您是?”

韩君越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被邀请进市府,有点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的感觉。

“我呀人民公仆。”公仆同志笑眯眯的回答。

在外面他也没有告诉韩君越实话,说了一句公仆打发他。

接下来的一切,像是做梦一样,韩君越搬进市府招待所免费住,吃住免费。还与几位验证他发明的专家一起,天天泡在一起。

连去蔡红军家里的事都没有想起来。一直忙忙叨叨的十来天,他带着喜悦,还有部分奖励回到青山屯。

青山屯是归辖安阳市管,属于市里下属的某区某公社。

离市里有六十多里路,在大青山的山脚。

地广人口也比别的屯子多,可是没有学校,屯子里的孩子要走二十来里的山路去公社或者差不多距离的另外一个屯子去上学。

他的一个小发明创造,市府给的部分奖励就很给力。

还有部分奖励得年后再给,不全是给他,是给屯子里还有他。

这是他自己的要求,进城做工人,他当然愿意,可无法解决蔡红梅的工作。所以他拒绝了进城做工人的奖励。

反而提出要求,希望市府在青山屯盖一所小学,让孩子们有书读,他本人是高中毕业,想要一个正式的教师名额。不是民办的那种,是正式的名额。也就是后世说的有编制教师。

他还是希望能住在屯子里,不离开,妻子在屯子里,他当然不能离开。

市府研究过后,答应了下来。

蔡红梅就个小学学历,肯定当不了小学老师,但他屯子里不离开,蔡家人就不会恐慌。不会担心他变心,这样他也不用吃软饭。

带回来的物资奖励可就丰厚了,有钱有票有券,还有他从空间偷渡出来的牙膏牙刷,牙刷倒没什么,可牙膏拆了纸盒包装,还在牙膏上把一些字全刮了,一个人晚上在招待所天天刮。

空间里的牙膏,全让他刮完了。

偷渡出来的还有肉干,新鲜妖兽猪肉,以及前世游历时在一个村里买的土布和布棉鞋,布棉衣。

当时他也就是看那个村里落后贫穷,只剩下一些老人。一口气买了好些的老式布鞋(单鞋,棉鞋都有),男式女式一大堆。还让老人们给他做了好些棉衣,外套,单褂子。

当时可能就意识到以后的世界可以用,只是自个儿心里头还不是那么明了。

现在想来,这些东西特别的适合本世界,不用担心穿帮。即使有些款式上有点不一样,但没有大碍。

老人们做的手工衣服,款式新颖不到哪儿去。不过比这个世界的款式稍稍好看那么一点点。

大包小包回家的韩君越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进城一趟,居然没有去大舅哥那儿报道。

乐颠颠的挑着两个大麻袋回家,肩上的那根粗木棍,在他的肩上一颠一颠的。

只是走到屯子口,就看到站立在风雪中的一男一女,男的是岳父,女的是妻子蔡红梅。

彼此都看到了,他加快脚步,恨不得在雪上飘过去。

只是积雪真是深啊,每一步都走的不容易。

“红梅,爸,我回来了。”伸出手摇摆着。

“爸,是君越,是他回来了。我就说他办完事就会回来。”

“嗯,知道啦。快点走几步,别磨叽。”蔡父加快脚步,朝着女婿奔过去。

十分钟后,三人顺利会师。

“君越,累了吧,我来挑。”蔡红梅一眼就瞧见丈夫脸上的汗珠,大冷的天,能出一身汗,估计累的不轻,她瞧着就心疼。

“不冷,我自己挑,不过你帮我把后面背的那个大背包卸下来。有些重,你和爸抬着回去。”

背后还背着一个硕大的大背包,背包的来历他打算混过去。妻子蔡红梅就是觉察出来什么,也不会追根究底,她爱韩君越这个人已经爱的有些不理智。

“好,斜挎包也给我。”蔡红梅知道丈夫的意思,她的思想还是有些传统,在外面只要不涉及道德品质以及身体安危的事情 ,她不会和丈夫争执。

蔡父对女婿的态度,可比以前好了不只是一点,关切的问,“君越,事情办好了没有?”

“办好了,具体的咱回去说。”

“好,回去说。你妈在家里正在做饭,炕也烧的热乎乎的。”

“嗯,爸,妈,你们对我真好。”嘴甜的韩君越,一句话让蔡父脸上溢满笑容。对女婿的满意,怎么也止不住。

“不对你好对谁好,以后我和你妈就要靠你们俩,你哥他们在城里 ,有事也不能第一时间回来守着。”

蔡父还真有这样的想法,他已经想的很明白。儿子在城里上班,离家里有五六十里。家里以后主要是靠闺女照顾他和妻子。

女婿是下乡知青,可能这辈子都回不去,离自己的父母千里迢迢。也照顾不到,但离自己还是很近,以后能相互依靠。

他是生产队的支书,见过不少的家庭形式和问题,他可不会以为自己夫妻俩,以后不会老,不需要孩子们的照顾。他不会自大,认为自己不会老。

他有很清晰的认知,晓得是人就会老,老了就得依靠孩子们照顾。虽说不需要他们时刻照顾,可偶尔还得靠他们照应着。

“爸,您放心吧,以后我和红梅给您二老养老。不管以后我们去哪儿都带着您和我妈,只是到时候您二老别不愿意。”

这话说的好啊,蔡父高兴的胡子都翘了起来。

“那敢情好,只要你们以后愿意带着我们走,就是天涯海角,我们也去,别的干不了,但帮你们带带孩子,还是没有问题。”

蔡父也向往外面的世界,也想走出去看看,但那是短暂的。出去走走可以,但长期居住,他是不愿的。

当然他没有想到女婿说的是几年以后去京城,几年以后恢复高考,韩君越的年龄在能报考的那一批里面。

他是六八年第一批强制下乡的知青,年龄卡在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