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超频社区

第二故事从2035年一个飘雪的冬日夜晚开始。

这一天,毕松加班到了晚上十点才离开公司,还好他一路小跑,顶着天空中飞扬的雪花赶上了最后一班地铁。

屏蔽门在毕松双腿跨进车厢的一瞬关闭,他气喘吁吁地瘫靠在座位上,待呼吸顺畅后,方抬起疲倦的目光环顾四周,车厢中并没有多少乘客,仅有的几位年轻乘客全都埋头于手中的手机或是VR(1),离他最近的位置坐着一位大学生模样的短头发女生,戴着虚拟现实眼镜,嘴角挂着微笑,旁若无人地沉浸在与韩剧男主角的互动当中。她的天蓝色羽绒服与发梢上沾着点点雪花,在车厢明亮的光线中如绒毛般微微发亮,又一点点地在温暖的空气中消融。

在偷瞄了短发女生几眼后,他收回了目光。他想起自己背包里还装着一本前两天买的科幻杂志《临界地带》。于是他取出杂志,漫不经心地翻阅了起来,从儿时起他就是个科幻迷,工作后尽管难得有时间阅读科幻小说,但他还是坚持每月购买这本科幻杂志。

这期的主打文是《无尽的远方》,作者“海尘”,他不由得眼前一亮,这是一位他近来非常喜爱的作者,说起来,这位“海尘”出道才短短两年多,然而他的作品读起来却毫无新人文笔与技巧上的青涩,与之相反,他总是能将一个个充满想象力的故事通过极为老练的文字娓娓道来,更为可贵的是,这位新人可谓相当地勤奋,两年来一口气奉献了十多个中短篇,甚至推出了三部质量不俗的长篇小说。与此同时,这一位冉冉升起的科幻新星又低调得近乎神秘,他的照片从未公之于众,他也从不接受采访或出席笔会,网上科幻论坛甚至有读者猜测“海尘”只是某位知名作家的马甲。

毕松充满期待地阅读起来,果然这篇小说一如既往地保持了高水准,小说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一个“变形族”的成长史,所谓的“变形族”是一群寻求时髦的年轻人,他们热衷于改造自己的身体,用DIY的精神为笨重的肉体安装上高频处理芯片、更为强健的心脏、看得更远的眼珠、更为坚硬的骨骼,甚至是能够让身体飞翔起来的翅膀,与此同时,他们在精神上追求一种“永远在路上”的状态,候鸟般在世界各地迁徙、流浪,只身前往人烟罕至的地方冒险,挑战过去人类很难踏足的极端自然环境。小说情节随着主人公漫游世界所经历的一系列奇遇展开,在岁月的磨砺下,主人公从一位在北京胡同长大、性情顽劣反叛的少年成长为了一位成熟而睿智的中年人,从最初单纯追求感官快感升华到了锐意探索身体与自然的边界,当高科技浪潮引发的“奇点时代”逼近,人类社会掀起一股移民火星的风潮,主人公凭借改造后能够适应火星上无氧的恶劣环境的身体,经过选拔,成为第一批火星的移民。

在小说的最后,已年届不惑的主人公即将登上飞往火星的宇航飞船,在宇航站外他与女儿依依惜别,动情地回忆起了少年时代的一段往事:

有一年,还是小学生的他在学校的组织下参加了国庆大游行,从早上四点天还没亮就排队集合,穿着好看的校服,系着崭新的红领巾,一路摇着鲜花,步行穿过天安门,游行一直到中午才结束。一回到家,他感到困极了,竟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也不知道自己昏昏沉睡了多久,当他醒来推开窗,窗外已是深沉的夜,就在他睡眼恍惚间,北京的夜空忽然梦幻般绽放出一束束绚丽缤纷的烟火——国庆的烟花表演开始了。这一刻,一种强烈的奇幻感升腾在他年幼的心中,生命就如同是一盒精心包装了很多层的礼物,当你不断向下打开盒子,总是能遇到很多不期而遇的惊喜,从那一天起,这样的一个奇妙感受一直支撑着他长大后在世界各处漫游,而现在他还将前往地球之外更加广阔的世界,继续追求新的惊奇。

这是海尘惯用的一种结尾方式,借主人公一段感人至深的回忆升华了主题。

然而这样一个故事结尾却让毕松怔住了,他目光直僵僵地停留在杂志上,脑海中浮现起一件蹊跷的遥远往事。那是六年前的暑假,还在读大学的他用平时做兼职挣得的钱买了火车票前往C城,参加了一次由《临界地带》组织的读者见面会。

见面会安排在距离城市四十多公里的一个度假村中,在这里,他得偿所愿地见到了众多科幻作家的“庐山真面目”。在度过了充实而愉快的两天时光后,第二天傍晚,毕松心满意足地离开了度假村,踏上了归程。

让他感到万分幸运的是,在开往火车站的大巴上他遇见了一位作者方若恩,于是他主动坐到了方若恩的身旁。

俩人天南海北地攀谈起来。

与笔会上给人略显沉默的印象不同,近距离接触时方若恩显得非常健谈,他侃侃而谈着自己的人生经历,不时闪现出的风趣幽默让毕松忍俊不禁。

然而,就在那次难忘的聊天过去一年后,毕松得知了一个令人无法接受的噩耗:方若恩身患绝症,离开了人世。

在此后的很多年中,毕松多次心痛地怀想起方若恩,总会回忆起那一次夏日的偶遇,在那辆黄昏中颠簸的大巴上方若恩告诉自己的那些有趣的故事。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方若恩讲的一件少年时代参加国庆游行的往事,而这件往事竟然与此刻读到的小说情节如出一辙。

这又如何解释?

或许只是“海尘”在某一次机缘下认识了方若恩,方若恩碰巧也把这个故事告诉了“海尘”,可是……神秘的“海尘”与方若恩的行文风格有着几分相似,或许……自己对“海尘”文字天然的亲切感就来源于此?

难道“海尘”就是方若恩?

这个想法让他打了一个寒战,他恍然抬眼望着四周,这一刻,他瞥见洞开的车门外已是自己的目的站,他慌忙起身冲出了车厢。幸好没有坐过站。

冒着大雪回到家里,毕松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脑,在浏览器地址栏敲入了一个他曾经无比熟悉的网址——“星际边缘”主题科幻网,缓缓地,一团蔚为壮观的星云出现在屏幕中央,这是著名的猎户座马头星云,年轻而炽烈的恒星、斑斓的云气和黝黑的尘埃混织在一起,交相辉映成了一座气势磅礴的“恒星孕婴场”。

往昔的记忆如被阳光照射下的尘埃,翩然飞扬起来,他愣怔着,将光标移至了“马头”的位置,很快,页面跳转,进入了一个老式的论坛界面。

这里是方若恩生前的个人论坛,不过如今早已荒芜了多时,偶尔的发帖时间大多集中在方若恩的祭日,毕松默默地浏览这些如同挂满了蜘蛛网的帖子,他甚至在一个帖子里找到了自己很多年前的足迹,在同一个帖子中,他还见到了方若恩的发言。

他想象着这位戴着黑框眼镜、圆脸帅气的中年男人在某个赶完稿的夜晚,面带着温和的微笑,耐心地回复读者的留言。他的手指下意识地移动起鼠标,将光标放在了“方若恩”ID上,一个提示框跳了出来——“给他写信”。

毕松愣住了,半晌后,他点击了提示框。

敬爱的方老师:

我是你忠实的读者,你的离去让我感到无比感伤。最近科幻圈出现了一位叫作“海尘”的新人,他富有意趣的小说风格让我莫名地想到了你,他很像是你衣钵的继承者,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飞扬的想象力以及睿智的思想,虽然你是无法被取代的,但我很想告诉你,他真的很像是你,我甚至觉得他就是你本人,当然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这应该只是我过于敏感的错觉吧。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给你写这封信,或许是一种在夜深人静之时莫名冒起的对你无法排解的怀念吧。说起来,我在你的生前甚至有一次与你碰面的经历,然而却没能当面向你表达敬意。现在就让我用这封迟来的信,感谢你的小说带给我的那些快乐,让我感到生命是如此美好。非常感谢!

祝一切安好。

你的读者毕松

写完,他阅读了一遍,禁不住摇了摇头,信写得实在是语无伦次,可……这又有什么关系?他抬头望着窗外浑茫的夜空,雪似乎已经停了,万物笼罩在一种深沉的寂静中。方若恩永远也不会收到这一封信,他在心中淡然一笑。

随后,他点击了“发送”。

在一个月后的一个早晨,毕松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咖啡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与往常一样,他首先打开了自己的邮箱。他发现邮箱里躺着一封很是特别的信,发信人的开头赫然显示着“方若恩”,并以“星际边缘”网址作为后缀——这是方若恩给他来信了?

不,他摇了摇头,这应该只是网站的一个自动回复。

他点击了来信。

亲爱的朋友:

你或许还记得一个月前,你曾用“星际边缘”的内部邮件向我发来过一封私信,我第一时间回复了你,不过你似乎没有再登录过论坛,于是我从你注册的个人资料里找到你的邮箱,冒昧地向你写了这一封信。

首先,由衷地感谢你还记得我以及我的作品。

另外,你的直觉非常敏锐,是的,海尘就是我,尽管我早在五年前离世,但你可能难以想象,我还在这个世界上遗留了一位不为人知的代理人,有时我会如幽灵附体般在他身上复活,以“海尘”这个笔名发表那些作品。而你的来信就像是投向装着薛定谔猫盒子的一束目光,让我能够在一段时间里坍塌成形。此刻复活的我如此迫切地期待能与你交流。所以,我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有兴趣进一步了解这一切,请在回信中附上你的姓名、身份证号码以及通信地址,让我为你订一张飞往北京的机票,在北京我将当面向你解释你想知道的一切。请相信我,这并不是我有意故弄玄虚,因为其中缘由并不是一两句能够说清。

真诚地期待你的北京之行,时间足够你来一场冒险。

你的朋友,方若恩

毕松目瞪口呆地读完了这一封“天国来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平行世界?超时空对话?虚拟化生存?人工智能?克隆人?抑或只是一场故意捉弄他的恶作剧,甚至是一出拙劣的连环套连环的骗局?

可是自己只是一个苦逼的单身上班族,又有什么可骗的?

也许是传说中的贩肾集团?

毕松不由得心尖一颤。

好奇害死猫,他最好还是无视这封奇怪的来信。可是就此放弃又让他心有不甘。

“时间足够你来一场冒险。”毕松的目光长久地注视着这句话,它改写自美国科幻大师海因莱因的名作《时间足够你爱》,方若恩生前非常钟爱这句话,曾在多部小说中借用过。

毕松心情忐忑地步入接机大厅,在接机的人群中看到写有他名字的牌子,举牌的是一位身材魁梧、满脸络腮胡的中年人,四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一身户外运动的冲锋衣。

毕松迟疑着走上前去,“你是海尘?”

“当然不是,我是海尘的朋友。我现在带你去见他。”络腮胡向毕松伸出了手。

毕松只得很不自然地与他握了握手。

“我叫马路,‘野马’的‘马’,‘道路’的‘路’,你可以叫我老马。”络腮胡面无表情地自我介绍道。

说完,络腮胡转身领着毕松走出机场,坐上了一辆SUV。

戴上墨镜、专心开车的马路显得更加冷酷,毕松也不好多问话,只是悄悄地打开了手机里的GPS。

一小时后,SUV驶离了高速路,进入了一个并不算繁华的街区,GPS上显示他们已经到了昌平。

很快,SUV驶进了一座类似于798的艺术公园,这里聚集了很多外形时尚的艺术青年,现代主义的雕塑、前卫的绘画与废弃的陈旧厂房比邻而立。最后,SUV停在了一截锈迹斑斑的绿皮火车车厢前,这截车厢如同一只庞大的史前恐龙化石,孤独地陈列在绿草坪上,在四周充满混搭的景色衬托下倒也不显得多么突兀。

毕松跟着马路下了车,走进车厢内。

空荡的车厢里保留着两排老式硬皮座位,并没有其他人。

在马路的示意下,毕松与他面对面地坐了下来。

“这是哪里?”毕松尽量让自己显得不那么紧张。

马路微微一笑,“你有没有听说日冕公司?”

“当然,我前几天还买过一副日冕公司推出的虚拟现实眼镜。”毕松说。

“这里就是日冕公司。”

“这里?”毕松怀疑自己听错了。

“当然,这里只是日冕公司中国分部的一个研发点。”马路说着递给了毕松一副无框眼镜,“你可以试试最新版本的虚拟现实眼镜。”

毕松接过了这副看上去极其普通的眼镜,小心翼翼地戴上,然而视野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

但很快,毕松感到车厢轻微地震动了一下,他慌忙向车窗外望去,见到景色正在加速地向后倒。他下意识地摸了摸鼻梁,却没有触摸到任何东西。他慌张地将目光投向了马路。

马路仍若无其事地坐在他的对面,“别紧张,现在火车正在开往海尘居住的城市。”

毕松怔怔地点了点头,将目光转回窗外。火车快速驶出了灰蒙蒙的城市,进入了一片风景如画的原野,远处是连绵的海岸线与碧蓝广阔的大海。火车沿着海岸线行进的速度变得越来越快,渐渐地,车窗外景色移动得太快竟变得模糊起来,抽象成了一团团扭曲的斑斓色块,相互纠错着,犹如凡·高笔下超现实的油画《星空》。

毕松不安地抬腕看了看手表,表面上的指针像是被什么东西粘住了,转动的速度变得异常缓慢,几乎完全停滞了一般。

这让毕松有了一种强烈的奇异感:这列火车已经飞离了地球,正行进在一个时空错乱的神秘旋涡中。

由于失去了时间的概念,毕松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终于,车窗外的景色又恢复了正常,他见到此刻火车正缓缓地行进在一道景色峻美的峡谷中,两侧屹立着一座座苍翠的山岭。

伴随着一声悠长的汽笛声,火车慢慢地驶进了峡谷底的一座老式的小车站,最后停了下来。

“我们到站了。”马路微笑着说。

车门开启,毕松走下了车,踏上空荡无人的站台,一股山间特有的冷冽而新鲜的空气扑面而来。

一走出车站,映入毕松眼中的是一片犹如明信片的湖光山色,一座静谧小镇坐落于翠绿群山的环抱之中,一块蔚蓝的湖泊如宝石般镶嵌中央,五颜六色的鲜花盛开得漫山遍野,一座座漂亮的中世纪城堡点缀其间。

马路领着毕松沿着一条鹅卵石小径走向了这座童话般的小镇,当毕松走近小镇,他的耳畔隐约地捕捉了一丝轻柔的琴声。

当路过第一座城堡,他们见到了一位站立在自家花园中的老者。他一副出席古典音乐会的盛装打扮,像是正在悠然聆听着音乐。他放下了叼在嘴里的烟斗,热情地问候道:“马路,你又带来了新的居民?”

“不,他是访客,来这里拜访老方。”马路微笑着挥了挥手。

毕松也向老者报以微笑。

告别了老者,他们向小镇中心走去,悠扬的音乐声愈发地清晰,这一串串婉转跳动的音符宛若可见的元素盈盈流动在空气中。一路上,毕松见到了各色皮肤、有老有少的男男女女,他们身着典雅礼服,每个人脸上都挂着阳光般明媚的笑容,友善地向他们打着招呼。

“你相信吗?这个小镇每天都有着完全不同主题的景色。”马路介绍道,“今天的主题是古典音乐。”

“每天的主题需要小镇居民装扮出不同的样子?”“是的,在这里很容易办到。”

“这里是一个虚拟世界吧?”毕松终于忍不住说出心中早已得出的答案。

“算是吧,不过情况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简单。”马路又卖了一个关子。

在一棵枝繁叶茂的无花果树下,毕松寻找到了琴声的源头,一位长发的中年女子正端立在树下拉着小提琴。她身着一件细碎蓝白花纹的拖地长裙,衬托出修长窈窕的身姿,白皙的脸庞散发着一股沉静而端庄的气质。全心沉浸在音乐中的她始终低垂着眼帘,精致的琴身依靠在她洁白无瑕的颈脖上,一只纤手灵活而节奏有致地拉动着弓弦。

从女子弓弦中流淌出的琴声时而如泣如诉,时而又激越高亢,像是在诉说着她生命历程中那些不为人知、或悲或喜的往事。

在驻足聆听了一会儿后,他们继续沿着道路向远处的湖边走去,马路突然停下了脚步,“我们已经来到了方若恩的住所。”

“在哪里?”毕松惊讶地环顾四周,他没有看到任何的房子,静谧的湖面上只有几只白天鹅在悠然漂游。

“平时他的房子是折叠起来的。”马路说道。

在马路的话音中,一团奇异的物质突然从岸边茵绿草地上破土而出,如雨后绽放的苔藓,向天空飞速生长。很快,一座外形别致典雅的木结构小屋呈现在了他们的眼前。

马路上前推门走进了木屋中,毕松也跟了进去。相比一路上见到的奇幻风光,屋里的样子显得相当朴实无华:地上铺就着红黑色地毯,几样简单的家具,茶几上的花瓶中插着几枝白色的康乃馨,让空气中弥散着淡淡的芬芳。

“我带你到书房去。”马路引着毕松走进了一间小房间中。

在这里,毕松见到了方若恩。此刻他正埋头于电脑专心地创作,全然没有注意到来客的到来。毕松怔怔地注视着方若恩,岁月似乎没有在他脸上留下太多的印记,已过不惑之年的他仍有着一张年轻而精神饱满的脸庞。

“方老师——”毕松轻声开口道。

毕松的这声呼唤就像是触动了对方体内的某个机关,方若恩身体如同被唤醒似的微微一震,蓦地站起身来,“你们来了?”

“你真的还活着?”毕松欣喜地说,“你还记得我吗?六年前我们在C城的笔会上见过一面。”

“对不起,我不太记得了。”方若恩喃喃地说,僵着的脸上划过一丝恍惚的神情。

毕松不由得心中一颤,眼前的“方若恩”真的是方若恩吗?

“事实上,你见到我的此刻,我早已离开了人世。”方若恩轻声说。“可是现在的你——”

“你此刻看到的我只是一个五年前就设计好的计算机程序,程序功能是迎接你的来访。因此你不要向我提出太过复杂的问题,我可能无法跟上你思维的节奏。”方若恩一字一顿,表情认真地说。

“你是说……方若恩留下了一份能够创作小说的计算机程序?”“不,至少在方若恩去世时,人工智能还无法创作出真正有创意的科幻小说,这些年来你读到的海尘的小说全都创作于五年前,方若恩去世之前的半年里。”

“这怎么可能?半年时间怎么可能达到如此大的产量?”

方若恩露出了一丝狡黠的微笑,“你有没有发现这里和外面的世界有什么不一样?”

“这里是一个虚拟世界……”毕松困惑道。

“是的,这里是一个虚拟世界,但不一样的是这里的时间流速是真实世界的十六倍。因此我在离开人世前在这里生活了七年之久。”

“十六倍……这如何办得到?”

“原理实际上很简单,因为,赛博空间与真实世界的时间并不需要同步一致。”

“是吗?”毕松茫然道,这与他的直觉相悖。

“当人类的意识驳入这座小镇,时间流速相对外面的现实世界被加快了,这样一来,接入者大脑接受信息的速度变快,这要求大脑做出反应的速度也变快。事实上,这对人类大脑来说并不算难事,就如同你做过的那些时间流速飞快的梦境——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相同的经历,只需要打盹几秒却经历了一场完整而情节复杂的长梦。”

“人的大脑可以长时间地承受飞速运转的梦境?”毕松表示怀疑。“答案是肯定。实际上,人类高度发达的大脑使用的部分很少,尚有极大部分没有被很好地开发与利用,换句话说,我们这个小镇的功能就是将上帝为人脑预留的此种潜力激发出来。当然,我们对人类大脑的超频极限还没有足够的认知,目前这样的‘超频社区’还只处于试验阶段,因此是对外界保密的。这个小镇从创建以来一直维持着一百多名居民规模,体验者来自世界各地,只限于身患疾病仅剩下短暂生命的病人。”方若恩说。

“你是如何得到这个机会的?”毕松好奇道。

“五年前,老马无意间在报纸上得知我患病的消息,虽然我们并不认识,但他是一位从小阅读科幻长大的科幻迷,于是他找到了我,询问我是否愿意作为体验者进入‘超频社区’。”

“于是你答应了?”

“当然,作为一位科幻作家,我非常乐意尝试全新的事物。”方若恩沉默了片刻接着说道,“更何况,谁又不想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更长呢?”

毕松点了点头,又关心道:“你在小镇上生活得还开心吧?”

“当然,你知道,我在真实世界中并没有结过婚,在外人眼中我是一个多少有些特立独行的异类,看上去总是对庸常生活提不起太多兴趣。但在这里不一样,这里的气氛让我感到轻松自在,乐于与人交际,因为每天都是全新的——每位小镇居民都有一个特别的任务,轮流负责将这个小镇装扮成自己熟悉的主题乐园。这样一来,所有小镇居民都能分享到其他人的精彩人生,而不再仅仅局限于自己的世界。在这里我自得其乐,甚至也收获了一份爱情,当然,那已经是另一个故事——”说着,老方的声音忽然低了下来,脸上流露出了一丝幸福的笑容。

“方老师,我很想听听这个故事。”毕松兴奋地追问道。

“好吧,当刚入住这个小镇时,我发现小镇的居民或许是因为从死神那里‘偷’来了大把时间,大都表现得和善而开朗,然而唯一的例外是我的一位邻居。她是一位奇怪的少女,终日穿着黑衣黑裤,总是一脸的郁郁寡欢,她除了对我热情的问候表现出十足的冷漠外,还喜欢把房子装扮成竖着十字架的阴森古堡,总是有哀伤的音乐从古堡传出,这让我的心情变得很糟糕。于是我‘取关’了她。”

“‘取关’?”

“和外面的网络语言差不多,‘取关’意味着我屏蔽了她所有的痕迹,我看不到她和她的住所,她也看不见我。”

“她会知道你‘取关’了她吗?”

“当然,她会的。‘取关’在小镇上是一种非常过分的社交行为。不过当时的我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妥,直到有一天我偶然听说了这位女孩的故事。”方若恩顿住了,将目光转向了窗外,低声说道,“女孩的名字叫作梅岚,她的母亲很早就过世了,她的父亲是一位有名的生物医学家,在一次试验一种新药物时不幸感染了病毒,剩下的时间不足一年。后来他也被选中进入到了超频社区。可留在真实世界中十六岁的女儿却因太过思念父亲而陷入了抑郁症。直到有一天,女孩想出了一个疯狂的办法。”

“她做了什么?”毕松紧张地问。

“她偷偷进入父亲的实验室,打破了一个装有她父亲感染过的细菌的试管,成功感染上了病毒。她用这样极端的方式要求日冕公司也能让她进入到超频社区。”

“后来女孩成功了?”

“是的,我们刚刚看到的在树下拉琴的那位女子就是梅岚。”这一刻,一直沉默在一旁的马路忍不住插话道。

“天啊,她还活着。”毕松愕然道。

“梅岚已经离世,是你的来到唤醒了她。”方若恩短暂地露出了一丝笑容,失神的目光仍飘散在窗外某一个异常遥远的地方,“当时日冕公司同意了她的要求,她得以进入小镇,陪着父亲度过一段快乐的时光。然而,小镇毕竟只是将时间拉长,终究无法阻挡死神的脚步,在她进入这里一年后,她父亲还是与世长辞了。深爱着父亲的梅岚再次失去了生活的寄托,又一次坠入了无尽的忧伤中。可在这个虚拟的世界中她甚至无法自杀,于是她选择了用自我放逐的方式度过剩下的十多年时间。”

“后来发生了什么?”

“她的故事让我对自己的行为深感歉意,接下来的日子里,我解除了‘取关’,并试图走进她的世界。我用了很多方法,我发现她很喜欢音乐,碰巧我也对音乐有一点了解,于是每天向她送去精心设计的音乐礼物,在我负责的主题日中特别选择以她作为主角。渐渐地,她终于打开了紧闭的心扉……”

“我想起来了,海尘最近的几部作品似乎与你过去的风格有一些变化,爱情的元素变多了——”毕松恍然意识道。

“是吗?我倒没有察觉。”方若恩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将目光从窗外收回,他的表情变得轻松起来,“好了,毕松,我的故事讲完了,我作为一个计算机程序的任务也就完成了,非常感谢你的倾听。”

“我的访问结束了?”

“是的,我将继续沉睡,等待下一位读者的来访。”

“可我到现在还是不太理解你为什么邀请我来到这里——”毕松茫然道。

方若恩微微一笑,“虽然我在这里创作出了大量作品,但由于超频社区在当时是绝密的,因此我不得不委托老马在我死后用笔名发表我创作的作品。不过我在心底仍幻想着有一天有某位细心的读者能够从海尘的作品中寻找到真相,他(她)会给我写信,而老马可以邀请他来到这个小镇,了解我在这里的生活。”

“我真是非常幸运。”毕松恍然道。

“我想我们还可以在不远的未来再见面。”

“是吗?”

“我深信,要不了多久,超频社区就将在全世界范围内推广,到那时,所有虚拟世界的时间都会被加速,并最终连成一片。日冕公司答应永远保留我一部分生前的数据。因此到那时,你能自由地出入这个小镇,来到这片湖畔唤醒我。”

说完,方若恩微笑着向毕松挥了挥手,消失在了空气中。

紧接着,书房变得如气泡般透明起来,然后也消失不见了。

他们重新置身在了空旷的河畔草地上,毕松愣怔着站立在原地,久久没有回过神来。

空气中弥散着水草的淡淡清香,远处悠扬的琴声仍在缓缓流淌,天空中和煦的阳光从云缝中穿出,斜斜地照在毕松的身上,让他感到一丝温暖。

或许方若恩说得很对,时间足够你来一场抵达未来的冒险。

(1)Virtual Reality,虚拟现实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