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听随行的官兵说,明日就进新云州了。方念真帮大家把行李都整理好,总共就这么点可怜的家当,可不能再丢三落四弄丢了什么。

排队等进城那日,是个阴天,众人凌晨就到了城门口。

先排队检查行李,确认没有私藏武器之类的,就开始统计户数和人数,每家派代表上前抽签,按抽签顺序选房屋。

官府令人画了房屋分布图,每户家里人数超过十口人的,可住四间房及以上,六至八口人可住三间房,三口人以下的只能住一间房。

很显然,方念真只能分到一间小屋。

官府给他们这批外来的规划的房屋有两处,在城西和城北,事先也言明了,都是战乱时破损的屋舍,略休整了可住人而已,想要住好房子,以后得靠自己努力。

石家和胡家抽的签分别是七十八、八十五,两家这些逃难日子同车相处也比较和谐,决定要住的近一些。方念真的号码是二百名后,名次很靠后了。

石家和胡家选了城北,住在同一条街上。石嫂子和胡阿婆就笑盈盈地走过来。

胡阿婆开口:“念真,你有啥打算没?我们两家刚选定了房屋,中间恰有一间小的,只有一间房子的,一会儿我跟你上前指一下位置,若是没人选那里,你便住那吧。”

方念真听了这番话,心中安定不少,当即就对石家、胡家都鞠了个躬:“多谢各位长辈照应,念真以后必定竭力回报。”

石家、方家都赶忙说不用,只说在这洪灾中都逃出来了,大家都是有缘之人,理当互相照应。

房屋陆续选定,过程中为了抢地方,自然发生了好几场争执。都被官府强压下来了。

还好方念真的小房子太小,又夹在中间不算什么好地方,没人与她抢,顺了方念真的心愿。

终于可以开始真正得进城了,众人都精神奕奕,带着行李,跟着官府派的领路人,去他们各自居住的区域。

不知领路的人是不是故意的,带着他们经过了两条主街,大家发现原来这新云州不似传闻中的那般荒凉。

沿途也有一些店面,布庄、成衣铺、药铺都有;粮铺、胡饼店,居然还有卖羊杂汤的,香味飘了半条街。

衣食住行似乎还算方便,街上的人见了他们这群难民进城,也没什么异样的眼光。

领路的是个年轻男子,很是和善。

“咱们新云州本城的居民留下的不多,多数是外地迁来的,大家不用过于担心排外的问题,只要规规矩矩的,未来都能有好日子的。”

很快就抵达了城北,方念真的小房夹在胡家与石家之间,只有一间屋舍,后面有一小片地,看起来原来是种菜的,还有一口井。

屋里分东西两个房间,各有一铺炕,共两个灶,屋里还有几个小板凳,除此之外,基本就什么都没有了。

现在是八月,还不用每天烧炕,倒是可以省些木柴,不过做饭却也是需要的。听人说,城北边上有座荒山,没什么产物,枯树枝却很多,可以去那捡着烧。

方念真就和胡家的孙子胡力,带着小石头去北山捡柴,大人们留在家里归置东西。

三人结伴,一路跟着别人,很快就捡了柴往家回。路过府衙门口,那里围着好多人。

方念真让胡力看好小石头和柴禾,就挤了进去,原来是府衙旁的小屋子墙上贴了些招工启事,她读起繁体字来磕磕绊绊的,索性问了旁边认字的人。

告示上招的是力工、瓦匠和厨娘,另有个人突出才能者,可进屋商谈。

城中有些房屋要修缮,还要修城墙、挖护城河,如今八月,今年的庄稼是已来不及种下了。所幸还能做做工,挣几个钱。

厨娘的月钱是二百文每月,一月一结,方念真暗暗记在心里,就带着胡力和小石头回家了。

“孩子们回来啦,远不远,累不累?”胡家大儿媳张氏接过了三人背上的柴禾,就端过来三碗水。

“大嫂你真逗,啥孩子们,他俩是孩子,我都多大了。”方念真喝着水也忍不住笑。

“你在我眼里就还是孩子呢,这井水喝着咋样,胡力他爹刚淘的井,打上水来又烧了一遍。你那边的井他刚也去淘了一下,比我们这边的水还干净些。”

张氏说着就将柴禾均匀分成了三份,就准备往家里拿。

方念真见状,急忙又把自己那份拿出一半给石、胡两家均分了。

“大嫂,我一个人,用不上这些柴禾,你们人口多,我留这些就够了。”

小石头看见了,奶声奶气地说:“我人小,捡不多,我也不拿那么多。”

张氏上前捏了捏小石头的小脸,“小石头真惹人怜,今天是搬家第一天,咱们三家都好好烧烧炕,去一去屋子里的潮气。明天再去捡柴就是了。”

方念真又推辞了两次,实在推不过,只得接受了这番好意。

去石大嫂那儿借了火石,她也回屋开始烧炕,今晚就得住人,得早点烧着,晚间炕再凉一凉,睡着才不太热。

新云州这边夏日温度倒是好,路上方念真就发现了,越是接近新云州,晚上越是凉爽,扎营睡觉身上都得盖着点东西。

虽然和石大嫂搭档做饭了许多日,但方念真在现代用惯了天然气和各种电器,她的生火技巧还是不太熟练,弄了半天终于是把两个灶都点着了。

胡阿婆这时候又上门了,“念真呐,想给你一套被褥的,但是我家带的也不多。实在是腾不出来了,给你找出两身旧衣服,都是你嫂子们的。换洗着穿,晚上盖一身睡觉,”

“阿婆,真不用了。我现在有房子,不用睡露天地上,就已经很好很安稳了,您快拿回去吧。”方念真言辞恳切,胡阿婆拗不过她,但还是执意留下了一身衣服。

待胡阿婆回了胡家,二儿媳王氏见婆婆还剩了一件衣服,正是自己的那身旧的,急忙接了回去,小声嘀咕着:“娘,咱们自家还不够穿呢,就别给外人送了。”

胡阿婆一声叹息,“我又不是谁都送,念真那孩子可怜,又懂事,送人家东西也不会吃亏,人家以后都会还回来的。”

“她一个穷丫头搁啥还,等着以后嫁得出去才有得还吧,再说,想不想还,还是个事儿呢。”

王氏念叨完这句,自知顶撞了婆婆,赶紧借口说收拾屋子,低头转身走了。

下午,官府派人挨家挨户,按照当初统计的人头数,发了一个月的口粮和油,并一些粗盐和土豆,居然还有一口特制小锅,两个巴掌那么大。

“咱们新上任的郭知州仁善,知州夫人体贴,知道大家可能没有灶具,特让打制的。”

“哎哟,多谢青天大老爷,真是好人呐!”

……

是真好心,还是为了新官上任搏个好名声,方念真并不知道,不过她挺诧异,这郭知州倒是很重视他的妻子,不把妻子的功劳往自己身上揽。

来的人说土豆是去年新云州新种的植物,保存时间久,可以做主食也可以做菜。

方念真回忆了一下原主这些年吃过的菜,确实是没见过土豆,看来这土豆正好用来还一还人情。

众人今早从进城就开始忙碌,现在都已经是未时了,早就该吃饭了。

方念真去石家借了菜刀,飞快地把土豆去皮,切丝,小锅里接了点水,把土豆丝洗了几水,然后泡上,去一去淀粉,这样炒出来更爽脆。

洗、泡土豆丝的水也没浪费,留了下来沉淀着,晒干了就是淀粉了,以后做菜需要勾芡的时候就有的用了。

官府发米面的时候,方念真在院里和泥搭了个土灶,她一个人吃饭简单,不用大灶就够了,这样也不用总是烧炕。

去两边院子看他们也焖上饭了,方念真说了声给他们添菜,就开始准备炒土豆丝。

去北山拾柴的时候薅到了少许野蒜,切末,倒了一点点油,葱末蒜末烹香,下入土豆丝,大火爆炒,待土豆丝炒变了色,再撒上一点点生蒜末,这种手法叫做包尾蒜,更能提香增味。

菜出了锅,方念真就去了胡家、石家跟他们分享,众人直夸这土豆脆爽。

方念真就又给两家讲了讲土豆的几种做法,“这土豆炒着脆,炖着糯,入口一抿就化。”

顺便还把府衙门口贴的告示告诉了两家人。

石嫂子、胡家两个儿媳妇就都说,明日和她一起去应招厨娘。

忙碌了整日,方念真又洗了衣服,擦了屋子,烧水粗略地洗了个澡,晚上总算放松地躺在了炕上。没有被褥,就铺了两件旧衣服,又卷了个小枕头。

这是她穿到古代,第一次自己一个人睡,还怪害怕的。

把大门、屋门都闩好,才在胡思乱想中进入了梦乡。

一夜好眠,第二日方念真是被石大嫂的敲门声惊醒的。

“累坏了吧,都叫了你半天了,都啥时辰了,才醒。”石嫂子递给方念真一块窝头。

“快去洗漱,吃了这个咱们出发了,你不是说辰时就可以去了吗。”

方念真迷迷糊糊地收拾好自己,胡家两妯娌也出来了,四人就启程去往府衙门口。

问明白了,确实是给府衙的工事做厨娘,不是给私人做活,就去了偏院临时搭的简易厨房面试。

应聘厨娘,自然要展露些手艺,却不能每个人都做菜,那样太浪费食材,就从刀工开始考验。

用的是夏日常见的丝瓜,可以展示切片或切丝。石大嫂刀工不错,负责招聘的老头儿看了两眼,就说可以了,胡家大儿媳张氏虽不及石大嫂的刀工,却也过得去。

胡家的二儿媳王氏手上功夫就差着些了,切出的片忽而厚忽而薄,负责的人看了就摇头,当即就说另谋高就吧,王氏脸色一下子就白了。

最后是方念真,方念真虽用不惯极重的菜刀,但还是切丝切得很漂亮,也通过了第一道考验。

接下来,就是真正的厨艺展示了,负责人说了,招聘的厨娘分为两个档。

一类是给工人供饭,只要家常菜色过得去就行,招十人。

另有给官员供饭的厨娘一人,不必做大锅饭,因而要求会更高,自然月钱也略高些。

除了方念真她们三位,现场还有十余位女子,都奔着能录用,给家里赚钱贴补家用来的。

自然也有拉帮结派的,一个愣眉横眼的微胖婶子,毫不掩饰地扫了方念真这一帮人一眼。

“什么人都能来当厨娘了,自己穿得破破烂烂的,能吃过什么好东西。”

“跟这群人一起争都耽误功夫。”

“就是,你家老徐就在城墙工地里领头儿呢,还能不让咱们去做饭啊。”

原来那胖婶子的夫君是个小头目,怪不得身边围了一堆阿谀奉承拍马屁的人。

负责招聘的老头儿说,本府衙极为清廉体恤,为了不浪费大家做的菜,正午时分即将开饭时,大家再进行比试,就正好当作今日府衙的午饭了。

现在可以先思考自己做什么菜,每人领了一个小菜筐,里面的菜并不复杂,是茄子土豆豆角青椒。

“念真,你打算做啥?我会的也不多,我炒豆角丝还行。”石嫂子率先说道。

张氏就说她拌茄子,她有心想做土豆,可又怕新云州城里的人早就习惯吃土豆了,反而班门弄斧了。

方念真笑了笑:“我也有主意了,不会跟两位嫂嫂重复的。”

作者有话要说:已签约,会好好更新哒~打滚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