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举世皆浊

汉室江山不稳,从桓帝时便乱象跌出,宦官和外戚争斗不休,朝廷腐败成风,边郡战事不断,百姓过的艰难。

灵帝光和七年全国大旱,许多郡县颗粒无收,但是朝廷不光没有赈灾措施,反而要加重赋税,百姓走投无路,在张角的带领下纷纷揭竿而起,黄巾军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遍布大汉七州二十八郡。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起义军势如破竹烧毁官府,州郡失守震动天下,朝廷无力平息叛乱,只能下放权利到州郡,紧接着各地拥兵自重,纵使平定了黄巾叛乱,天下也不复太平。

黄巾起义只是个开始,义军遍布中原,像是打地鼠一样打怎么打都打不完,他们不作乱的时候和普通百姓一样看不出区别,一旦开始作乱,拖家带口气势汹汹,就算手里的武器只是农具,也能打的州郡官兵抱头鼠窜。

兖州在曹操成为东郡太守之前被打的那么惨,甚至连州牧都死在战场上,他们对面的贼兵同样不是训练有素的精锐,大部分也都是扛着锄头斧子、吃不饱穿不暖面黄肌瘦的普通人。

白波贼、黑山贼、泰山贼等各地乱军,其实都和黄巾贼没有区别。

天寒地冻,冷风吹到脸上像是刀子在刮,原焕裹紧斗篷来到客室,在炉子旁边暖了一会儿才算缓过来。

孙策殷勤的把他们家主公解下来的斗篷放到一边儿,趁太史慈没到,叭叭叭叭说他知道的情况,“黄巾贼大势已去,只剩下青州一地苟延残喘,徐州有陶谦陶恭祖,兖州有我爹和孟德公,冀州有主公,他们又没本事造船渡海去辽东劫掠,能供他们抢的只有青州自己的州郡。”

陶恭祖到徐州后就开始打击徐州境内黄巾贼,官兵不够他就用贼兵,当时的兖州牧还是刘岱,泰山贼和黄巾贼不是一路人,陶恭祖绕过刘岱直接任命泰山郡的山贼为将,不得不说,是个人才。

官兵打贼事倍功半,山贼打贼那是手到擒来,陶恭祖找了这么支奇兵,徐州境内的黄巾军很快被镇压了下去。

不过用山贼也不尽是好事,那些泰山贼本性不改,打完黄巾后转头又打了官府才扬长而去,回到泰山郡继续固守不出,如若不然,他爹也不会拿泰山贼为借口不给他取字。

小霸王在心里嘟囔着,想到他因祸得福有了主公亲自取的表字,立刻又喜滋滋美的不行。

徐州牧陶恭祖很有本事,兖州牧曹孟德和兖州刺史、他爹孙文台也很有本事,冀州牧他们家主公更不用说,只看他到冀州那么久,愣是一次讨贼剿匪的机会都没有就看出来了,黄巾贼敢往他们这儿打那就是自寻死路。

青州地方本来就不大,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黄巾贼嚯嚯的差不多了,想抢东西也没东西给他们抢,这次被围攻的北海国,据传是青州境内唯一一个还能看得过去的地方,也是够倒霉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黄巾贼四处流窜,围攻北海,也是欺北海无人。”原焕舒展手脚,示意孙策入席坐下,然后施施然坐在首位,琢磨着能不能把太史慈收入麾下。

倒不是他硬要从别人手里抢人,而是太史慈如今本就不是北海的将领,只要他能让人心甘情愿留下,道义上完全不会受到指摘。

只说北海相很多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是说起孔融孔文举,应该很少有人没听过这个名字,孔融让梨的故事妇孺皆知,身为孔子的二十世孙,孔文举为官颇有美名,只是之前董卓入京废少帝立新君的时候得罪了董卓,这才被打发到黄巾贼最猖獗的青州北海为国相。

太史慈是青州东莱郡人,年少时便在郡县为官,朝廷内部腐败黑暗,州郡的官场也很是复杂,东莱郡的太守和青州刺史关系不好,双方时常有纠纷,能做到太守和刺史这等高官身后势力都不会小,针锋相对起来谁都不怕谁。

如今的太史慈身上没有官职,不仅没有官职,甚至还是个逃窜在外的“义士”,至于为什么逃窜在外,和东莱郡太守以及青州刺史都脱不了干系。

其实也不是多复杂的事情,东莱有个案子要审,但是东莱太守和青州刺史意见不一,只能把案情送到洛阳去决断,青州刺史的人去的早,东莱太守怕落后一步,连忙派他日夜兼程赶在刺史的人之前抵达洛阳。

然后就是,太史慈把那人的奏折给毁了,只毁了奏折还不算,又说服那人和他一起逃亡,反正他们俩都只是上面人手里的棋子,毁了奏折是罪,没看管好奏折也是罪,怎么着都是罪,不跑还等着被抓起来坐牢吗?

青州刺史没能及时把奏折送到洛阳,案子最后按照东莱太守的意思判了,太史慈经此一事知名于青州,但也不好继续在青州待下去。

东莱太守不一定保他,青州刺史肯定要针对他,他自己武艺超群不怕针对,万一连累家人被刺史迫害,他可就成了一族的罪人。

原焕想到太史慈为什么会帮孔融,慢条斯理的抿了口水,感觉将人留下的成功率还挺高。

孔北海颇有其祖孔子之风,抵达北海之后立刻召集百姓聚兵讲武,黄巾贼不懂诗书礼仪,用家传的儒学降服他们没什么效果,不如以武服人。

就是聚起来的军队不怎么能打,征讨黄巾连连失败。

不过孔北海也没有自暴自弃,招兵买马安抚百姓名声非常不错,偶然间听到太史慈的事情,特意派人去太史慈家送礼去慰问太史慈的母亲。

虽然原焕不知道太史慈毁掉奏折还说服别人和自己一起逃亡的事情有哪里值得州郡传诵,但是孔融这听到事迹后特意去慰问他的母亲,似乎更令人费解。

他想不明白,索性不去想,毕竟天底下什么奇怪的事情都能发生,很多时候都没有逻辑可言。

没准是孔文举自己屡战屡败,听到太史慈的事情后觉得这人英武可堪大任,逃亡在外太过可惜,青州境内黄巾贼四处作乱,正需要能打仗的人才,所以剑走偏锋想招人为将呢。

现在虽然没给正式官职,能在黄巾的重重围困下送出求助信,就足以证明他的几次慰问没有白费。

对于这中重义气的年轻人,尤其是不怎么将朝廷律法放在眼里的年轻人,一般来说,感情都是打出来的,他这里有和太史慈酣斗过的小霸王,还有张辽、高顺、吕布等各中风格不同的猛将,未必不能把人留下。

不多时,身着盔甲的英武青年随带路的仆从进来,原焕不着痕迹的将人打量一番,让他在旁边坐下,一来一往简单说了几句,然后低声叹息切入正题,“孔北海的书信我已看到,黄巾贼目无法度肆意劫掠,实在是大祸患。”

太史慈看他没有提出兵解围之事,咬了咬牙起身道,“今管亥作乱,北海孤立无援危在旦夕,使君素有仁义之名,如今北海被围,百姓朝不保夕,正是生死攸关之际,慈从万死之中突破重围,求使君伸出援手,救北海百姓于危难。”

他从辽东返回家乡,恰逢孔北海为抵御黄巾贼屯兵于都昌,却不慎被管亥等人围困,到家之后母亲说了孔北海对她的照顾,为了回报那些恩情,只在家待了三天就孤身一人前往都昌。

孔北海身为北海国相,可以调动一国的兵力,按理说面对黄巾贼应该有一战之力,直到他亲自到了都昌,才知道那人之前为什么屡战屡败。

他刚到都昌的时候,黄巾贼还没有成气候,只有管亥自己带着一群乌合之众叫嚣,以北海的兵力足够将他们剿灭,如果担心手下将领的安慰,他也可以带兵杀出去,但是孔北海怎么都不出兵,非要等外面来救援。

青州乱成一团糟,哪里能分出兵力来救援?

后来贼众越聚越多,以北海一国的兵力已经对付不了,孔北海终于愿意派人突围去别的州郡求援,偏偏城里没有一个人愿意在黄巾贼的重重围困下冲出去,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能自己带了信杀出来。

北海危在旦夕,唯一一个能打的他也出来求援,如果带不回援兵,天知道那边会发生什么。

太史慈面上焦急尽显,原焕轻笑一声,带着恰到好处的客气温声道,“黄巾贼作乱,子义亲自前来,我等出兵相助义不容辞,伯符,带子义下去歇息,稍后点兵前往北海剿灭黄巾。”

“多谢使君。”太史慈没想到上座这人知道自己的名字,受宠若惊赶紧道谢。

孙策难得碰到战事,正想主动请命前讨贼,可是他们家主公发话不能不听,只能先带太史慈去休息,走到门口的时候实在忍不住,又回头朝他们家主公讨好的笑笑,希望他们家主公不要把他忘了。

他真的不是小孩子了,剿匪讨贼这中事情可以交给他。

原焕笑意盈盈看着虎崽子把帘子放下,垂眸思索片刻,让人将张辽喊来。

黄巾贼多是乌合之众,粮草物资全靠劫掠来维持,且贼众拖家带口,其中老少妇孺不在少数,听到援兵将至大概率会自行散去,派吕布出去是杀鸡用牛刀。

高顺为人沉稳,让他跟太史慈去北海的确稳妥,但是这人太过正派,肯定解决了问题就回来,让他想办法招揽太史慈实在有点难为人。

想来想去,只有作战经验丰富又性子活络的张文远最适合这个活儿。

那小子和谁都能打成一团,自来熟的性子和郭奉孝不相上下,又没比太史慈小几岁,总不至于让人再跑去扬州。

史上收到孔北海求助的是刘备,刘皇叔得知此事之后,立刻派三千精兵随太史慈前往北海,虽然没有得到实际上的好处,但是大好人的形象却深入人心,不然陶谦被曹老板攻打的时候也不会找他求助。

没想到现在求助信到了他手里。

他记得孔文举对所有拥兵自重的牧守都很不友好,这人身出名门,一门死脑筋维护汉室,自负才气想匡扶汉室,只是能力实在有限,只看现在连治下的黄巾贼都解决不了就能看出一二。

孔融给刘备传信求救,刘皇叔那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占了很大的分量,他又不是刘姓宗亲,孔融让太史慈绕过平原郡来中山,倒是有些出人意料。

原焕心中疑惑,正好张辽过来,三言两语把正事安排好,等这家伙满脸喜色下去点兵,跟着起身拐去议政厅。

庭院之间的花草尽数凋零,寒风穿堂而过冷的厉害。

原焕走了两步,看看遥远的院门,裹紧斗篷打了个寒颤,非常识相的调转脚步去书房,然后让人去议政厅把荀彧和郭嘉找来。

天太冷了,他真的不行。

或许真的是他身体太虚,身上裹几层都感觉挡不住寒风,只有待在暖融融的房间里才能动弹,稍微冷一点儿,手就僵到拿不住笔。

每次出门被冻到怀疑人生的时候,他都觉得旁人说今年暖冬是在骗他。

然而看到武将们只穿几件单衣就敢出门,荀彧郭嘉也是正常的冬衣,长身玉立丝毫不显臃肿,这时候又觉得只有自己是个笑话。

小崽崽们穿的厚实裹成小球,他也穿的厚实裹成球,嗯,不是什么大事儿,只要他不出门,他就不是球。

书房里的炉子白天没有熄灭过,进来就能感到热气铺面,原焕放下袖子里藏着的小手炉,揉揉手腕坐在书案后面等荀彧郭嘉过来。

孙策把太史慈带去客房,脚步不停回到主院,远远看到张辽赶紧跑过去,“文远文远,主公是不是让你带兵去北海国?”

“是啊,你也想去?”张辽笑眯眯躲开这人的勾肩搭背,快走两步不欲纠缠,“我说了不算,你要想去就去找主公,只要主公下令我就带你一起去。”

“跑那么快干什么?”小霸王气鼓了脸,脚下飞快跑去找他们家主公,他刚用太史慈很快就要离开的理由劝走吕奉先,再不快点张文远就点好兵跑远了。

好不容易遇到这么好的机会,他说什么都不能放过。

会客室已经没人,小霸王问了他们家主公在什么地方迅速过去,等传话的人出来,连忙掀开帘子请命,“主公,青州黄巾不只在北海一国肆虐,文远将军自己怕是忙不过来,策愿随其前往剿灭黄巾,还青州百姓一片太平。”

他已经闲了很长时间,要是他爹知道他在主公身边寸功未立,赶明儿回来肯定追着他满院子打,他都那么大的人了,再被老爹追着打多没面子。

主公是世上最善解人意的主公,就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吧。

原焕对上少年人可怜兮兮的目光,知道这小子不肯善罢甘休,想着史上他和太史慈的缘分,此去青州又会路过刘皇叔的地盘,让他跟着一起过去也不是不行,“青州各郡皆有主事者,没有主人家主动要求,我们派兵就不是救助,而是多事。”

小霸王小鸡啄米般点头,二话不说直接改口,“主公放心,我们解了北海之围就回,绝对不做多余的事情。”

少年郎紧张的看着端坐在书案后面的清雅主公,终于等到他点头差点蹦起来,道谢之后立刻跑出去找张辽,主公同意了,这次谁也拦不住他。

门口,郭嘉和荀彧看着风一般跑远的虎崽子,啧了一声评价道,“龙行云兮,虎行风,古人诚不欺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