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青云书院

翌日,安村长如约送来了书籍和笔墨。

许景言欢快无比,带着些好奇翻了翻《论语》。就见上面印刷着端端正正的楷体字,也真没任何标点符号。乍一看就像个豆腐块一样,看得他脑仁都嗡嗡嗡做疼。

感叹着,许景言毫不犹豫放下,还蹑手蹑脚往后退,继续琢磨“穿越”必备的赚钱技能。读书,是真不适合他。

压住薅许景言过来的冲动,许景行作揖感谢过后,开始询问书肆内的书籍品类,大大方方道:“不满您,小侄听闻过书生也能写话本为生,也想以此补贴家用。”

见许景行客客气气,有天才的傲气也有养家糊口的担当,安村长想想今日老妻又眨眼间卖完的黄金丸子,便将自己知道有关书肆的详细信息说了一遍。

一般而言,书肆卖的也就两类。第一类自然读书人最为紧要的,跟科考相关的书籍。第二类便是消遣用的闲书,诸如话本,诸如各类地方志、游记等等。

“像整个津门,有赖于皇恩……”安村长目光带着敬畏朝北一鞠躬,道:“依托码头,十分繁荣。南来北往的商贾也不少,故此书肆里也会有些算术书,教导如何算账。”

许景行有样学样行礼后,低声问:“村长,那本地文风如何?”

“自然极好!”安村长与有荣焉说完,眼眸微微一眯,慢慢压低声道:“本县有军用码头,除却运粮外,海上各国朝贡、皇商行商,都是在此周转,故而渐渐吸引了不少达官贵人身旁得力的幕僚门客在地定居。他们的子弟要学习,故此一同修建了青云学院。里面的夫子,据闻都是举人老爷!”

许景行无视安村长眼中的一丝警惕眸光,爆发出一个读书人应有的崇拜,抓住关键词:“举人授课?真的?!”

“自然!”安村长应得笃定无比:“山长还是探花老爷,大名鼎鼎的宗熙先生。他当年高中探花却是弃官不做,可厉害了。”

想溜的许景言双眸一亮。探花郎啊,那这个学院是挺厉害的。

感叹着,他迫不及待问:“安村长,那怎么进青云学院读书啊?”

听得身后响起带着亢奋的话语,安村长叹口气:“这束脩一年就得三十两纹银。”

“没事,我努力想想祖母让厨房做了什么小点心。”许景言毫不犹豫:“必须去这个书院学习。探花授课啊,那肯定厉害。许景行你别为钱退缩啊,祖父说过再穷不能穷教育!”

“孟母三迁!”

“要不是原籍科考规定,他非得带着咱们全家去山东曲阜,朝拜孔圣人!”末了,许景言还拿孔子做文章。

“行。”许景行回应了一声后,朝村长作揖:“安村长,能否问一下神童天才若是入学能否减免束脩?”

话音落下,他就见安村长表情复杂。

“没有这样的约定吗?”

“有。”安村长看着一瞬间就琢磨用才智来上学的许景行,介绍道:“青云书院每年八月的学考,非但整个海津府,便是周围不少府县的学生都过来报名参考。”

“只要前三名,不管什么身家背景都是免束脩的。甚至第一名,还赠银十两!”

许景行看许景言。

许景言沉默的按了按额头。

青云学院,就相当于后世的贵族学院。贵族学院为了名声为了升学率好看,自然会砸钱招尖子生。

但这样的学院,也多富贵崽子。

比如他上辈子名下就有赫赫有名的国际高中。

只为许景言炫富方便——当校董,在一群富二代里脱颖而出,成为他们的带头大哥!

扫过亲哥难得羞红的脸,许景行感谢过村长,表示自己会以此为目标,在守孝期间好好学习。

含笑将人送走后,他垂首看着堆积起来,跟拳头一样厚的四书,侧眸看向许景言。

许景言机警着:“因为流行国风,我参加过不少相关综艺,学会染布、会做香皂,会做绢花,会……”

“没让你现在读书。我自己先摸清楚这世界的规矩。”许景行沉声打断许景言滔滔不绝的介绍:“但为了天才人设。你接下来要参与早读晚读。大声念诵是能强化记忆的。”

关乎生存大事,许景言应的非常痛快:“没问题。对外就说你温故知新,然后教我读书。”

许景行点点头,便自顾拿着《论语》翻看起来,便结合原身蒙学的记忆,以及上辈子高中的《论语》课程,让自己摸索出“断句”规律。

他大脑飞速运转着,几乎能够感受到知识的重叠带来对身体的消耗。五脏六腑,尤其是脑袋开始昏昏沉沉。

许景言听得许景行咕咕唱响的五脏庙,一楞,昂头看了眼外头的天色。

见金乌还扑棱翅膀坚守岗位,没到西落下班时间,村里其他家的烟囱也没飘起烟雾,不像是晚饭时间,许景言看着枯瘦的弟弟,一拍脑袋。

营养!

他高中的时候也刻苦读过书的,那段时间,一到大课间都要冲超市里买吃的。

“我现在去做饭。你好好休息。营养的问题我来琢磨。”许景言道。

“不用急、黄金丸子若是畅销,普通百姓要琢磨,但食楼大厨只要尝过后,他们肯定会仿照出来。”许景行道:“所以不到半月,咱们应该可以再卖一个方子应应急。”

“也不知道煎饼果子有没有。”许景言叹气:“咱们要是能走出去瞄几眼,就能对症下药卖方子了。”作为商业世家,他们老许家不光他一个人嘴挑,所以方子还是有些的。

“但也的确该守孝。咱们来了就尊重这世界的规矩。”许景行揉揉肚子:“你做饭,我来烧火。”

“顺带想想面包窑怎么造。要是面包窑造出来,你心心念念的蛋挞就可以批量造了。”

许景言见人眉眼里带着的决然,知道劝不了,便积极去淘米。想要尽快让许景行能够吃上香喷喷的白米饭。

因要守孝,所以张靖留下的基本都是素菜以及从北疆籍的兄弟们家中匀来的酱菜。唯有的一点点肉,只能片成最最最薄的,免得肉香散出去,吸引村里的狗跟着汪汪叫。而本来给他们补补身体的鱼,张靖都只能“大张旗鼓”的送给安村长。

***

安村长慢慢悠悠拄着拐杖往自家走,看见村里几个皮猴儿的家长,便道:“张百夫家那两孩子也是苦命的。他们全家都没了,要守孝三年,你们可别让自家皮猴儿好奇去翻张家院子啊。”

“您放心。我知道,我一定管好家里那兔崽子。”

“安村长,哎哟,我上回还瞧着这两兄弟俩在后院扒拉草呢。一看的确吃了不少苦,还想着吃草根!我给他们送条鱼?我今天大丰收!”

“可别,他们读书人守丧规矩多。不能吃荤。”安村长瞧着活蹦乱跳甩尾,看着都有两斤的大胖鱼,立马沉声强调读书人守丧。

热情的村民:“…………”

“老贺谢了啊,老张回营地前托过给我了。且这哥俩明事理,要记账。说以后要还给张靖,不让张靖白养他们。所以啊,你这鱼哪怕他们可以吃,恐怕以他们读书人的秉性都不会接。”安村长郑重:“这个叫读书人的傲气。他们能靠自己赚钱的。”

“这都闭门不出怎么赚钱?”送鱼的老贺呆。

“他们识文认字。”安村长又解释了几句,才继续拄着拐杖走,边走边继续说:“他们读书,你们让孩子们趴在墙头上看一看没问题,但谁翻墙我知道就揍谁!”

村民们:“…………”

经过安村长几乎从村头说到村尾,于是全村人都知道了张家寄住的许家哥俩是读书人,要守孝三年,但因为读过书可厉害了,在家也能赚钱。

对此有人信也有人不信。

但到底村中也没其他新奇的事情,因此众人议论着。有些七八岁的孩童直接逆反心里,一觉醒来后便迫不及待呼朋引伴,打算趴在张家墙头看看父母口中的命苦孩子。

命苦的孩子:“…………”

兄弟俩抬眸看向破旧小矮墙上一溜烟的萝卜头,互相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里看到自己迸发的奸商目光——来了来了,宰一顿!